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因其规模较大、利率较低、还贷期限较长、加权筹资成本较低等优点,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水利、交通、城建、能源、环保等领域。为了充分、准确地认识贷款项目的实施绩效,以总结出项目实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以后的工作中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借鉴,对已完工的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是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一项长期政策。虽然国家财政部所编制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中对绩效评价工作的有关内容、程序和方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对于评价方法仅介绍了变化分析、归因分析和贡献分析三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定性指标的评价和不确定问题的处理均是依据认为主观上的判断,因此所的评价结果不一定客观、准确。为此,本文构建一套新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弥补这一不足,对于提高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完工项目绩效评价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作了界定,总结了此类完工项目绩效评价的各个要素,从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同时对D-S证据理论作了简单介绍为后文开发评价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其次,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的政策法规,以及历年来国内开展此类完工项目绩效评价的案例,设计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完工项目绩效评价框架,对框架的内涵、关键评价问题、评价指标以及评价证据一一分析;在此,通过比较分析几种常见的绩效评价方法,选取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提出应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方法开展绩效评价;最后,以亚行贷款湖南道路发展III项目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运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框架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分析该项目的实施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