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的成人教育迎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众多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严苛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多的成人高校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问题,无论对于新入职教师还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而言,或多或少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职业倦怠的心理,如教学工作缺乏积极性和成就感、对于成人学生缺失交流且漠不关心、工作与生活之间出现角色冲突和矛盾等等。作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力生军,成人高校教师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作为一种“职业病”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对成人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展产生间接的消极影响。因此,通过走入成人高校教师的内心世界,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情感波动,才能进一步发掘他们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帮助他们调节不良的心理状态,并帮助他们走出职业倦怠的误区,实现成人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长足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重点阐述专业发展、成人高校教师和职业倦怠等核心概念,并对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说明,为后续的文本解读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成人高校教师A、B、C、D、E、F的故事呈现,重点运用叙事研究法,生动呈现研究案例,并对收集内容进行精细加工,选取其中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访谈内容重点呈现。第四章对研究对象的故事进行深度剖析,寻找其问题的共同属性,并进行职业倦怠现象的原因分析,具体归纳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学生因素和个人因素和职业特性。第五章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从政府、学校、个人三个维度,为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缓解和消除献计献策。本研究综合运用社会胜任模式理论、资源保存理论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从专业发展的视角剖析成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存在的问题、现状及其解决路径,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证的统一,使研究成果兼具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