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参与下的医药供应链协调与收益分配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33795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特别是今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也呈现出许多问题。整个行业仍旧是多、小、散、乱的格局,市场集中度低,规模效应不明显,行业平均费用率高,利润率偏低。   从医药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我国医药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整体合作意识薄弱,大部分企业只关注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很少考虑整体利益。而作为医药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医药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规模不经济,物流成本高,物流服务水平低等方面。我国医药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协调和利润分配机制尚未形成。   本文以医药流通行业为研究背景,以第三方物流参与下的医药供应链协调与收益分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供应链协调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从供应链之间的协调,节点企业不同的供应链协调,信息不对称的供应链协调和不同研究要素的供应链协调等角度分析了供应链协调的研究现状。然后对医药流通行业和医药供应链做了定性分析。最后,论文建立了两个在医药第三方物流参与下的医药供应链博弈模型。   研究表明,在合作决策下,医药供应链的订货量、整体利润等指标较独立决策情况下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医药物流服务水平对于供应链利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适当的引入第三方物流内部竞争能够有效的提升合作过程中的物流服务水平等。此外,研究指出了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是医药供应链合作的必要前提条件。
其他文献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资源的集约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标准化研究也不断深入。我国是塑料制品的消费大国和废弃大国,如果废塑料得到合理资源化利用,其将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巨大的效益。为了实现废塑料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利用,在国家技术法规层面上需要对废塑料的分类分级及代码进行规范。本文对编制《废塑料分类分级及代码》国家标准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对废塑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