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新课改理念提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把“差异教学”的思想贯穿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甚至学生作业中很有必要,其中教学目标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节成功的差异性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习风格分类理论和传播学与系统科学理论等多项教育教学理论,查阅相关科研成果和硕博论文,对“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给予了新的定义。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审视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的现状,为之后系统地分析实施差异性教学的策略做了铺垫,笔者也以自己是一名一线地理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进行了大胆的差异性教学尝试,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介绍了“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概况了国内外差异性教学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地理差异性教学的理论依据。笔者通过查阅资料,选择与本文研究最相关的4种教育学、地理学理论来支持本文的观点。第三部分,地理差异性教学的现状审视。笔者分别对厦门市内20位高中地理教师和本校高中三个年段100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教师还有面对面访谈,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目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第四部分,地理差异性教学的实施理念和原则。笔者提到了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设计教学理念需要考虑学科精神。而后,笔者提出了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应该遵循的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第五部分,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的设计策略,笔者的一个创新设计是课前对学生情况要做一个测查,然后在每一节课前精心编写学生“导学案”指导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教学过程中从目标、方法、过程、课后的评价,甚至学生作业上渗透了差异性教学的思想。第六部分,高中地理差异性教学的课例实践。笔者以自己是一名一线地理教师的身份,对任教的一个班级进行了差异性教学尝试,以《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为课例进行差异性教学,并总结了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