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历史公园是一种动态型的城市遗产,承载着许多具有历史文化的重大事件和集体记忆,对其进行保护更新具有重要的文化、游憩、教育及美学价值。本文选取东北地区在日俄势力的渗透下由清政府官办的第一座公园——齐齐哈尔龙沙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引入集体记忆概念,梳理公园五个历史变迁历程,基于认知地图归纳了龙沙公园集体记忆在空间和活动上的分布特征,基于德尔菲法判断公园空间节点的历史价值,最终通过矩阵分析二者关系,提出历史价值的整体性保护策略和集体记忆的适应性更新策略。首先,论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既往史料,包括报刊、地方志及史料笔记、人物传记、地方丛书等,对比各时期平面图及历史照片,梳理龙沙公园的历史变迁过程,将其分为清末建成初期、民国修缮时期、殖民受损时期、新中国扩张时期、新世纪整合时期5个阶段。然后,依据时代变迁的特征及各时期的平面图,从空间、功能两方面梳理外在表现,分析各阶段分区布局、山形水系、古树名木、标志性建筑、园林小品、功能设施等各空间要素变迁过程,归纳公园各阶段的政治活动、节日庆典、展览演出、闲暇活动等社会活动变化的主要特征,对公园空间-事件变迁进行耦合分析,探讨其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即欢腾节点,力图展现历史的层次在空间和活动中的变迁特征。最后,基于认知地图对集体记忆的空间分布特征、活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将历史价值与集体记忆进行耦合分析,发现公园历史价值与集体记忆与公园历史和公众参与有着紧密联系,且二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将历史价值和集体记忆的得分根据高低进行二元矩阵象限分析,得到四种空间类型,结合空间节点所产生的事件与记忆提出具有针对性保护更新策略。综上所述,齐齐哈尔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之后,相关部门针对龙沙公园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更新策政策,着力将其打造为齐齐哈尔城市形象和记忆工程的承载之地。论文对齐齐哈尔龙沙公园百年历史进行了梳理,通过解读历次改造背景与概况,分析变迁特征,判断历史价值,探讨影响公园历史价值和集体记忆的差异性,提出保护更新策略。丰富东北近代城市公园历史与理论研究成果,为城市历史公园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同时,重塑龙沙公园场所精神,对构建齐齐哈尔美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