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白杨维管系统再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分析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168471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材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维管形成层生长和分化出次生组织的结果。植物的次生生长是高度有序的发育进程,涉及到维管形成层的活动样式及其所分化成的次生木质部和韧皮部。为研究木材形成关键发育时期的分子生物学事件,我们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为研究对象,利用大面积树皮环剥的方法建立能模拟自然的维管形成层细胞发生和分化的维管再生实验系统,并结合扣除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方法分析了维管再生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表达谱。主要结果如下: 建立了毛白杨维管再生实验系统。愈伤形成层在剥皮后第10 天开始发生,第14 天左右形成,第18 天已观察到形成层细胞的分化,而第22 天时已经分化出完整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整个再生过程仅需3 到4 周的时间。因此,再生实验系统包括了这些关键的发育转换期,将导致基因表达发生显著的变化。利用抑制性扣除杂交技术建立了毛白杨形成层区域vs 叶片组织的扣除cDNA文库,并藉此制备了包含1,197 个基因片段的cDNA 芯片。然后与毛白杨剥皮后不同时期样品进行杂交、比较分析,共得到227 个在维管组织不同再生阶段差异表达的基因,测序后与杨树基因组数据库和EST 数据库检索分析,初步鉴定了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在维管系统再生过程的形成层组织发生和发育期,差异表达基因包括钙调素、生长素诱导蛋白、可能与维管系统发育相关的nodulin 蛋白、一些具体功能未知的转录因子和信号转导分子以及初生壁相关的细胞壁相关蛋白,如扩张蛋白、伸展蛋白、富羟脯氨酸糖蛋白、羟甲基转移酶、富脯氨酸糖蛋白等。而在维管系统再生过程到了维管形成层分化出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关键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包括可能与形成层发育和分化相关的MYB 家族等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等信号转导分子。拟南芥在诱导的情况下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次生生长,能表达木本植物木材形成相关的关键基因。利用拟南芥ATH1 全基因芯片分析了毛白杨维管再生过程差异基因表达谱。通过连续样品两两比较分析,得到了差异表达的149 个基因,通过序列样品比较和SOM 聚类分析,得到了368 个在整个维管系统再生过程中表达模式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可能参与形成层发生、发育和分化以及木质部发育相关的基因,包括生长素诱导蛋白,蛋白激酶、G 蛋白等信号转导相关蛋白,MYB、AP2、锌指结构域等转录因子等基因表达和调控因子的基因,也包括纤维素、果胶及其它细胞壁多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以及扩张蛋白、伸展蛋白、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等细胞壁蛋白基因。其分析结果与自制
其他文献
森林资源管理历来是林业的核心问题。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的问题是实现区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全球信息化浪潮促使森林资源规划与设计必
给出了一种多层膜巨磁电阻(GMR)磁场传感器,利用剥离工艺将其制作在SiO2/Si衬底上,该传感器芯片主要由4个多层膜巨磁电阻连接形成惠斯通电桥,每个巨磁电阻由4部分组成,由下到
针对国外某大鳞片石墨矿,结合磨矿细度与浮选精矿筛析数据,在保护矿石中大鳞片石墨的同时,简化了工艺流程,最终采取阶段磨矿、一粗两精一扫-筛分分级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产
【摘要】 目的:比較COOK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低宫颈评分初产足月妊娠孕妇引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低宫颈评分初产足月妊娠拟引产的孕妇。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9)与研究组(n=61),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治疗,研究组给予COOK双球囊治疗。比较两组的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效果、临产发动时间、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宫颈裂伤率。比较两组的阴
人类活动和工业的发展导致土壤Cd污染日益严重。Cd是植物生长非必需元素,其化合物溶解度高,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将重金属污染物从土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NiFe2O4@LiMn2O4复合正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NiFe2O4@LiMn2O4材料的结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就被放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非常关注文化发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