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精酸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色性质的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色是光致变色的简称。光致变色化合物自发现伊始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而俘精酸酐类衍生物作为其中一类性质优良的有机光色材料得到了科学家的青睐。至今,各类取代基的俘精酸酐、俘精酰亚胺已经被合成出来,其光色性质也得到研究。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俘精酸酐化合物中酸酐环部分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在水、醇、酸碱等溶剂中极易发生水解,因此,对酸酐环部分的改造对提高俘精酸酐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意义。与以往合成俘精酰亚胺来提高俘精酸酐稳定性不同的是,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目光投向了稳定性很好的羧酸基团和酯基团,合成了目前尚未见报道的俘精酸酯化合物,研究了其结构、稳定性及光色性质,并利用该化合物合成新型配合物。主要完成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1.利用stobbe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目前尚未见报道的新型俘精酸酯化合物,3-(苯-亚乙基)-2-(4-吡啶亚甲基)俘精酸酯(FAA),并成功培养了该化合物的单晶(FAA)n(化合物1),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PXRD、红外、核磁氢谱、TGA等手段对该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液体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其光色性质。利用自然挥发法培养了该化合物的两个新型超分子化合物,[(HFAA)+Cl-]n(化合物2)、[(HFAA)+(NO3)-]n(化合物3),用X射线衍射技术、PXRD、IR、TGA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利用液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光色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化合物3均引入了吸电子阴离子基团,化合物2引入了氯离子,化合物3引入了硝酸根离子。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非常相似,与化合物1相比,由于引入吸电子基团而使得其晶体结构堆积更加紧密。  2.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Cd2+的配合物,[Cd(FAA1)(CO2)]n(化合物4),用 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PXRD、IR、TGA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利用固体紫外研究了其光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4是由FAA和Cd2+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了漂亮的雪花形状的一维空心柱状结构,再通过弱相互作用力堆积形成三维的网络结构。化合物4只有一个独立的Cd2+金属中心,除了与配体FAA配位外,有趣的是与一分子的二氧化碳分子配位,并且配体FAA中酯基发生水解与分子中一个C=C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生成五元环内酯结构,记为FAA1。  3.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一个Zn2+的配合物,[Zn(FAA)2(H2O)2]n(化合物5),用 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PXRD、IR、TGA等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利用固体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其光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具有一个独立的Zn2+金属中心,通过与FAA中吡啶环的N原子和羧酸基团上的O原子配位形成一维带状配位聚合物,带状的配位聚合物再通过弱相互作用力依次堆积形成二维、三维网络结构。
其他文献
通过Prato反应合成了一系列C吡咯碘盐衍生物,包括单加成产物和两加成产物中的一些主要异构体.在此基础上主要对这些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在溶液中的聚集过程和聚集体形态进行了
硫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农药、医药以及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发现光引发剂ITX的中间体M,作为一种硫醚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这些化合物
该论文主要目的是完善和发展 醇水体系中制备铁系金属微粒以及金属合金的新方法.在这里,作者在温和的条件下,成功的利用水合肼(NH·HO)还原金属阳离子的方法合成出了Fe纳米金
该文对丙烯醛的悬浮聚合进行了研究.开发出使用BPO/N,N-二甲基苯胺引发剂制备聚丙烯醛树脂的新方法.与使用AIBN引发剂合成聚丙烯醛树脂相比较,该方法聚合时间短、操作简单、
本文由自制、可溶于中性水的壳聚糖衍生物(CSM),与含有羧基的水溶性海藻酸钠(SA)或者聚乙烯醇基大单体(PVAM),经静电作用或发生自由基交联反应,形成一系列结构可控的壳聚糖基水凝胶。
该论文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了寻找新的高效低毒金属有机抗癌先导化合物,我们把具有抗癌活性的有机锗引入到有机铋化合物中,设计合成了20个三核取代锗丙酸有机铋衍生物
我们研究了一系列的[60]及[70]富勒烯低价铂(0)金属有机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研究了富勒烯铂衍生物(η-Cn)Pt(AsPh)(n=60,70)与dpaf之间的新颖配体交换反应等,取得了如下创新
该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研制具有高吸附能力以及良好血液相容性的内毒素吸附剂,希望通过血液灌流方法清除内毒素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内毒素,达到治疗的目的.我们以琼脂树脂为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