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石,而幼儿的安全认知对幼儿在园安全、健康成长也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网上报道的幼儿园安全事故频繁出现;而目前幼儿家长和教师也特别担心幼儿在园的安全状况,但事实上幼儿的安全认知是如何呢?另外目前关于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认知的研究缺乏,因此研究者想了解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的认知实际情况,并看其情况是否是与家长和教师所担心的一样。本研究通过前期的访谈,向幼儿家长和教师了解到他们所认为幼儿已掌握的幼儿园内安全的认知情况,以及他们所担心幼儿在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然后整理出幼儿园内的安全和危险情境,共分为生活安全、学习安全、玩耍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生活潜在危险、学习潜在危险和活动潜在危险等7个板块;再从许多幼儿安全绘本中查找了相关板块的情境图片,并筛选出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且易于理解的图片;经过预调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幼儿园内的安全情境和危险情境共50个。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贵州省黔东南州的6所幼儿园中174名大班幼儿及3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大班幼儿对这50个情境图片的判断、原因解释和应对措施以及对“安全”和“危险”的概念定义和情境要素的认知来考察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的认知。研究者对大班幼儿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编码归类,并对22410条回答进行了编码处理,得出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相关情境的原因解释共有十三种形式,分别为:不知道、无关想象、答非所问、错误解释、依据措施解释、依据外部因素解释、依据主观因素解释、依据价值判断解释、依据后果解释、依据客观需要解释、依据作用解释、依据直观的外部特征解释、依据感受和体验解释。而大班幼儿对危险情境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四种形式,分别为:无措施、措施错误、措施不完全正确、措施正确。大班幼儿对“安全”和“危险”的概念下定义的形式有八种,分别为不知道、认知错误、原词造句、具体举例、措施描述、结果描述、重要属性、正确定义。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访谈内容进行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发现:1.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总体上良好;2.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危险的认知好于安全的认知,家长和教师不同程度地低估了幼儿的安全认知能力;3.大班幼儿对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判断正确率好于原因解释和应对措施;4.城市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稍好于农村大班幼儿;5.大班男孩和大班女孩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中没有太多差异,仅在情境的原因解释中,大班男孩的认知稍好于大班女孩。针对以上结论,并结合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及幼儿园环境设施的观察,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从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安全教育三个方面来提升幼儿的安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