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4月中旬,A股市场到达3300点的相对高位,市场出现一定的看空情绪。此时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大幅放松股指期货交易规则,降低了投资者进行套期保值或者套利的成本,便利了投资者的空头操作。此后两周内上证指数急跌近10%,市场出现大量对股指期货交易股则放松的指责声音。本文即希望通过对比分析股票市场在这一政策性事件前后所表现的定价效率差异,为此次股指期货政策松绑提供理论支持。按照理论分析,放松股指期货交易会降低期货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期货市场内信息传导的速度和效率,增强其价格发现功能,进而通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机制,提高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两种:其一,通过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套利功能促进期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向现货市场传导,消除现货市场的价格偏离;其二,制度和投资者构成上的差别使得期货市场的价格在多数情况下都领先于现货市场,这种领先通过金融市场间的信息外溢就会提升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本文选取部分沪深300的成分股和部分非股指期货成分股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4月的政策调整为自然实验,以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为时间区间,根据现有研究,选取三个定价效率指标为衡量标准。通过回归分析计算每只股票在事件前后每个月的定价效率,然后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此次政策调整对现货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松股指期货交易规则能够提升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同时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成分股受股指期货交易的影响更大,其定价效率不论是事前还是事后都要高于非股指成分股。定价效率还受换手率、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影响,股票定价效率在事后出现下降主要就是由于市场行情的大幅恶化。中金所放松股指期货交易规则这一政策是合理的,从长远角度看能够提升股票现货市场的定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