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中,在我国经济的推动下,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出于各种原因发生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和改变。随着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普遍出现,已聚焦了诸多学者、社会公众及政府各监管部门的关注。在文献梳理中发现,国内外学者都将目光聚焦于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动因及其可能造成的经济后果,他们不仅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还通过搜集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现象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扩充。需要警惕的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研究领域中,诸多学者是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来进行的分析。我们要注意的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研究领域中,基于审计师个体的视角来研究的学者少之又少。本文将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按照其变更的类型及研究角度出发对其变更进行细分时,发现存在部分签字注册会计师跳槽并带走客户流动到新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现象,从而形成了“换所不换师”。在从新视角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从独立性理论视角进行对“换所不换师”式变更与审计质量相关关系的深入剖析,并分析其所产生的原因及结果;另一方面,基于资产专用性角度研究这种特殊变更形式对审计收费水平产生的影响机理,从而对“换所不换师”现象进行权衡与选择。以我国A股的上市公司相应数据为基础,将带绝对值符号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和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分别作为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水平的替代测度指标,以是否发生“换所不换师”为自变量,并加入相应控制变量,对该特殊形式与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水平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在“换所不换师”发生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发生了变化并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换所不换师”对审计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在“换所不换师”发生后,审计收费水平也发生了变化并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换所不换师”的发生降低了审计收费水平。最后,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审计收费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审计质量的降低不利于社会公众和信息需求及使用者做出决策。本文出于对研究结论的稳健性考虑,运用专门方法对得出的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如故,并未发生变化。可以说,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里,“换所不换师”虽然使审计收费水平下降了,但它的发生着实有损于审计质量,出于为社会公众及信息使用者的考虑,“换所不换师”行为需要甄别和警惕。就目前情况而言,“换所不换师”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既是理论界研究的浅滩,也是法律界现有体系的盲点,探究“换所不换师”承载的特有信息含量,以发现其带来的特定经济后果。本研究不仅帮助了投资者、信息使用者及政府各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甄别,同时,也为法律界各监管部门在日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