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现有研究表明,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和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包括PGⅠ和PGⅡ)和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是胃萎缩比较可靠的血清学指标。目前,这些血清学指标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以横断面设计或回顾性设计居多,而且通常是把胃的贲门部癌和非贲门部癌合并在一起进行研究。鉴于贲门癌(Gastric Cardia Cancer,GCC)与非贲门胃癌(GastricNon-Cardia Cancer,GNCC)在诊断、发生机制与治疗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有必要把贲门癌从胃癌中分出来单独进行研究。目前这些血清学指标与贲门癌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最近几项病例对照研究报道血清PGⅠ和PGR(PGⅠ/PGⅡ)降低可能增加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风险,但这些研究样本例数不多且缺乏时间顺序。为了进一步证实低血清PGⅠ和PGR是否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需要高质量大规模前瞻性研究的证据支持。研究目的探讨河南林县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水平与非贲门胃癌、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关系,为非贲门胃癌、贲门癌和食管癌的病因学研究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病例队列研究设计,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河南林县中美合作课题食管癌营养干预试验研究(Nutrition Intervention Trial,NIT)的普通人群组(以下简称NIT普通人群组)及其随访研究队列。首先从基线队列中随机选取足够数量的研究对象组成亚队列组,然后以随访到2001年5月的数据为基础,从发生的非贲门胃癌、贲门癌和食管癌病例中分别随机选取部分病例,组成三个癌症病例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基线血清Hp全菌IgG抗体、CagA IgG抗体、PGⅠ、PGⅡ和G17水平。描述亚队列研究对象Hp感染、PGⅠ、PGR和G17分布情况,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这些血清学指标与非贲门胃癌、贲门癌和食管癌的关系。结果1、亚队列组与全队列相比较,除男性中吸烟者较多以外,其他因素的分布均无显著差异。三个病例组与相应全部病例相比较,各因素分布均无显著差异。2、亚队列组中Hp感染者有713例,感染率为73.20%。PGⅠ中位数为117.59μg/L,PGR中位数为8.58,G17中位数为3.03pmol/L。3、Hp感染是非贲门胃癌的危险因素,调整HR(95%CI)为1.55(1.13-2.13)。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较低时患非贲门胃癌的风险增加,以PGⅠ≤80μg/L、PGR≤6和G17≤2pmol/L作为界值时调整HR(95%CI)分别为2.24(1.54-3.26)、2.07(1.54-2.77)和1.48(1.12-1.95)。4、Hp感染和低PGR是贲门癌的危险因素,调整HR(95%CI)分别为1.63(1.25-2.13)和1.70(1.33-2.17)。低PGⅠ和低G17不是贲门癌的危险因素。5、Hp感染不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PGⅠ与PGR同时下降时可增加食管癌的风险,HR(95%CI)为1.68(1.01-2.78),以G17≤0.5pmol/L为界值时低G17会增加ESCC的风险,HR(95%CI)为1.36(1.01-1.83)。结论1、抽样选择的亚队列组和三个病例组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通过亚队列组和各病例组的血清学指标分布特征来推断全队列和相应全部病例的血清学指标分布特征。2、亚队列人群Hp感染率较高,Hp感染对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有影响。3、Hp感染、低PGⅠ、低PGR和低G17都是林县居民非贲门胃癌的危险因素,可利用这些血清学指标确定非贲门胃癌的高危人群。4、Hp感染和低PGR可增加林县居民患贲门癌的风险。5、低PGⅠ、低PGR和低G17与食管癌存在较弱的关联,这些血清学指标与食管痛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