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都市的经济和社会体制正在经历着转型和变革,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下的中国城市空间格局急剧演变和重构。而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不断影响,新方法与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中,特别是网络开放数据由于其低成本、即时、高效等优势,在大规模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存在较大的应用前景。网络开放数据作为社会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开放数据类型,可以为转型期的城市空间研究和城市规划编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目前学术界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关系与空间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网络开放数据入手,尝试构建适用于城市功能区分布格局的研究体系,探讨网络开放数据的获取方法和应用框架。本文首先归纳了网络开放数据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定义,阐述了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向网络开放数据方法转化的重要意义。其后,梳理了网络开放数据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搭建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技术框架,首先对大众点评网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再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选取三座城市市域(青岛市、大连市与天津市进行对比分析)、天津中心城区和两个商业街区(包括滨江道商业街区和鼓楼商业街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城市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座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态演进主要为点状的单核心-带形的单核心-轴向的多核心,现状形态基本与规划布局相吻合,且城市空间倾向于沿海湾和水系的方向发展。研究也证明:三座城市中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与广场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影响大,居住空间与工作办公空间、教育设施空间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在上述研究过程中,网络开放数据表现出高效率、大样本、全面性的特点,因此采用新方法的空间现状分析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规划依据,也为规划评价提供了方法支撑。网络开放数据和GIS应用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利于计算机学科、城乡规划学科、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学科交叉的发展;网络开放数据的引入,也为处于快速发展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视野;城市空间结构的新方法研究对城市总体规划等宏观方面规划具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