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越南语疑问句对比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问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句子,其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的使用率相当高。疑问句的主要目的是提出问话者对某件事情尚未知晓的问题,并希望听话者作出回答。汉越语疑问句的种类很丰富,一共包括五种: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和反问句。每一种疑问句虽然都有着独特的句法形式和回答方式,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相同点就是句末一般都带语气助词。当然,句末是否使用语气词不是重点,而重点是疑问句句尾必须加上表示疑问的问号,同时句末语调也必须是高扬的升调。对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而言,从古至今已有了不少语言学专家和研究者曾经对其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同时也取得了很多珍贵的研究成果。经过参考与阅读前人研究疑问句的文章,加上本身有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汉越语疑问句的对比研究尚未深入齐全。为了更全面地分析及对比汉越语中的疑问句,笔者将对汉越语中的每一类疑问句的句法结构及其的回答方式进行归总、对比与分析。本文首先采用定量统计法,把有关汉越语疑问句的资料与文章定量地收集回来,然后进行统计与归纳,为研究内容奠定基础。本文所收集到的语料主要是来自中国有名的语言学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语法教材与书籍、语言学家和研究者所发表的期刊或刊物、中国知网上的学术期刊、博硕论文、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现代汉语语料库及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此外,本文还通过一些中国有名的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工具来搜索相关的语料。然后,本文再拟用语言对比分析法,将汉语和越南语的疑问句的句法结构作为对比分析的重点,指出两种语言所呈现的异同之处。本文《汉语和越南语疑问句对比研究》一共分为七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汉越语的语料来源、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的结构框架等内容。第二章:汉、越语疑问句的研究现状,主要阅读、收集、分析、综合和总结前人及研究学界对汉、越语疑问句的研究成果。第三、四、五、六章:借鉴语言理论基础上,分别对汉语和越南语的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正反疑问句展开对比研究,主要分析和对比汉、越两种语言在提问手段、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方面的异同。第七章:结语,总结出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的展望。
其他文献
本论文将“三明治”教学法理论运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小班教学中,为未来的小班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方向。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乐于接受“三明治”教学法,调动了
作为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材料GaAs/AlGaAs量子阱,由于它载流子迁移率高、Al组分可调控和具备优异的稳定性等特性备受人们关注,且该材料体系通过调节材料组分,
软件租赁,顾名思义,就是指用户通过租赁,而不是购买的方式,使用到自己所需要的软件系统或通过互联网应用到相关的软件功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总结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的乳腺X线、超声和MRI的影像学特征,探究联合应用三种影像对乳腺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9月
目的:探讨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经多导睡眠监测仪确诊的6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按入院前后随机分成2组,30例患者使用自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另30例患者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压力滴定值、医生操作时间、住院天数、住院3天前后呼吸紊乱指数及血氧饱和度的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住院期间不良
针对加权社会网络的发布,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投影的隐私保护方法——向量集随机投影,该方法通过对加权社会网络的结构和边权重进行干扰实现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通过对加权社
<正> 一、计算的依据 工期索赔的计算依据主要有:合同规定的工期索赔条款;合同规定的总工期计划;合同双方商讨并认可的详细的进度计划,如网络图、横道图、月进度计划
现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遭遇瓶颈,一线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的学理问题在现实实施中感觉茫然无措。生本教育因其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现有的课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