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生命关怀需要以既有的生命关怀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形成大学生生命关怀理论,通过大学生生命关怀实践更好的展开对大学生群体的生命关怀。在理论层面坚持纵向上提高大学生生命认知与生命态度水平,横向上提高大学生生命间关系和谐程度,在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基础上,结合生命科学、死亡哲学、生命哲学等理论知识,要求大学生具有基本的生命认知和深刻的生命思考,强调大学生形成应有的生命态度的重要性。在实践层面提出大学生生命关怀应与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承接贯通,也应与未来社会生活阶段的生命关怀承接贯通,通过丰富大学生生命关怀途径、形成大学生生命关怀多方协调机制,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大学生生命关怀的更好开展。
第一部分,引言。阐释大学生生命关怀问题研究这一议题提出的起因。
第二部分,研究综述。在大学生生命关怀理论尚不完备的情况下,以既有的生命关怀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代大学生群体特征展开理论思考。通过整理生命关怀实践的经验、吸取生命关怀实践的有效途径,并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群体的生命关怀实践途径。研究综述是大学生生命关怀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厘清理论思路和实践思路有利于大学生生命关怀理论和实践途径的提出。
第三部分,当代大学生生存现状。结合担任本科生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发掘并总结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生存问题展开原因分析,促使大学生生命关怀理论和实践的建立真正从大学生群体而发,让大学生生命关怀效果能够更好的实现。
第四部分,大学生生命关怀的理论建构。在大学生生命关怀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强调生命认知、生命思考,并积极形成合理的生命态度。
第五部分,大学生生命关怀的实践途径。以大学生生命关怀理论指导,在两个承接贯通的精神基础上,通过多方协调开展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生命关怀实践途径,实现大学生生命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