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速度呈下降趋势,其中病虫害是导致粮食产出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不了解,不能抓住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往往既造成了药剂浪费、环境污染和经济负担的加重,又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为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特研制了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本系统是一个直接面向粮农、指导田间病虫害防治的决策支持系统。它基于Internet网络传输,将植保知识、专家经验、人工智能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对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提供植保知识,对部分重要病虫害进行预测决策,并对年度间同期病情、虫情做出图形比较,将抽象的预警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点图式电子地图,直观明了地显示病虫害发生点数及地域分布,为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系统分为数据库管理、实时监测预警、预测决策、诊断、知识查询、气象服务及留言版7个子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整个系统所有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添加等工作,管理员既可以本机也可以远程对数据库进行随时管理。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对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高粱及谷子6种粮食作物60余种病虫害进行监测预警,并把预警数据转化成点图式电子地图,GIS可用不同颜色在地图的相应位置标注圆点,直观显示出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轻重。同时,系统具备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的功能,将抽象的数据以发生统计报告和统计图表两种形式显示给用户。终端用户则可通过选择时间段和病虫害种类来调用相关信息。通过不同年度间的对比,反映出病虫害发生区域的变化及蔓延方向,可直接指导作物生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短期预测决策是本系统的另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经验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麦蚜、小麦吸浆虫、稻瘟病、稻曲病、玉米螟、马铃薯晚疫病9种重要病虫害的短期预测决策模型,该模型可根据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病虫害发生基数和未来天气预报等信息提供短期防治决策。诊断系统可对以上6种粮食作物60余种病虫害进行诊断,其中包括检索式诊断及图片式诊断,两种方式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知识查询系统可对上述60余种病虫害知识进行查询。气象服务中预留了一个大容量的数据库,为今后添加气象数据做好了准备,此外,还链接了4大权威气象网站,可及时浏览气象数据。留言板块可方便用户进行交流。 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用性。系统已上传至植保信息交流网(www.ppien.com)进行测试,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准确可靠的运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