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为常用中药。商品主要为我国北部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此外,黄芩属尚有几种植物的根在有些地区也做黄芩使用。黄芩主要用于抗菌、抗炎及免疫调节、解热镇痛、调血脂和抗AIDS等作用。本文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PTLC)反相中低压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HPLC)等方法,从黄芩的5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学解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它们分别为:千层纸素A(1)、汉黄芩素(2)、苯乙酸(3)、2-4-羟基苯基乙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4)、4-O-β-D-吡哺葡萄糖基反式苯丙烯酸(5)、4-O-β-D-吡哺葡萄糖基顺式苯丙烯酸(6)、黄芩苷(7)、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8)、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白杨素-6-C-α-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10)、白杨素-6-C-β-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11)、白杨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β-L-吡喃阿拉伯糖苷(12)、白杨素-6-C-β-呋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13)、白杨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β-呋喃阿拉伯糖苷(14)。在得到的化合物中,有4个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该4个新化合物(11,12,13,14)均为黄酮二碳苷类化合物。另外,有3个化合物(3,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