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表明,老年胃癌患者的麻醉手术后免疫功能均出现不同受抑制情况,而单纯全身麻醉抑制为其中最为明显的。也有研究证实,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也可以减轻围术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缩短免疫抑制时间[1]。本研究拟就全程七氟醚吸入全麻下,老年胃癌麻醉患者围术期免疫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研究其对这类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I~II级,年龄从60-75岁之间的择期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检查无免疫以及内分泌方面的合并症,未经化疗、放疗和免疫等方面的辅助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由30例病人组成。术前按照常规时间禁食,给予术前药,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统一常规进行诱导插管。术中分为,对照组应用丙泊酚以及瑞芬太尼复合肌松药进行麻醉术中维持,观察组则进行七氟醚的全吸入麻醉药维持。相比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术毕(T2)和拔管时(T3)四个时间点,统计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还要对比麻醉诱导前(T0)、术毕(T2)、术后24h(T4)和术后36h(T5)这四个时间点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免疫学指标、炎性因子、心肌酶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全部的结果,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方法,检验水准设为α=0.05,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的方法表示,组间比较则选用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组内比较则选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应用SPSS13.0的软件包统计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⑴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在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术毕(T2)和拔管时(T3)每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指标:心率、血压以及RPP(心率收缩压乘积)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患者拔管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吞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两组两种麻醉方式在术中维持和术后苏醒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别,全静脉全麻和全吸入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同样可以满足老年胃癌手术要求。⑵与麻醉前的基础值相比,在围术期各时间段两组免疫学的指标CD4+、CD8+、CD4+/CD8+以及NK(自然杀伤细胞)都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其中发现观察组中在术毕、术后24h和36h这三个时段的指标都高于对照组,表明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与麻醉前的基础值相比,两组的炎性因子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8(白介素-8)在围手术期各时段呈逐渐上升趋势,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这三种因子在术毕、术后24h和36h三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用于老年胃癌患者,与全静脉麻醉相比,麻醉效果满意,对炎性因子和免疫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