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钛酸钡基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20516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BaTi4O9、Mn掺杂BaTi4O9、Sm掺杂BaTi4O9、(1-x)BaTi4O9–x BaSm2Ti4O12(x=0.2、0.4、0.6、0.8,简称BT-BST)等陶瓷体系的制备工艺、组织结构和微波介电性能。利用XRD、SEM、XPS对试样的相组成,表面形貌,元素价态进行了分析,借助远红外反射谱研究了试样的本征介电性能,并探讨了电子辐照条件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利用Sol-Gel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了BaTi4O9粉体,从反应机理和对阳离子的分散效果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聚丙烯酰胺法在低温焙烧制备BaTi4O9粉体的有效性。用Sol-Gel法制备了单相、Mn掺杂、Sm掺杂BaTi4O9粉体,通过对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对胶体质量的影响分析,得到优化的合成工艺,并对粉体的合成机制进行探讨。  XPS的测试结果表明,单相BaTi4O9陶瓷中钛元素有Ti4+、Ti3+两种,二者的比例约为91.4mol%:8.6mol%,晶格氧与非晶格氧含量比为87.8mol%:12.2mol%。掺Mn增大了BaTi4O9陶瓷中Ti4+含量和晶格氧的含量,而掺Sm降低了BaTi4O9陶瓷中 Ti4+含量,增大了低价钛离子的含量,同时也降低了晶格氧的含量。  7.1GHz下,单相BaTi4O9陶瓷的介电常数为36.65,Q×f值为28000GHz,τf为+20.2ppm/℃。掺0.1mol%Mn的BaTi4O9陶瓷的介电常数为37.12,Q×f值为29000GHz,τf为+15ppm/℃。掺 Sm的BaTi4O9陶瓷中,随掺杂量的增大,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都增大,1mol%Sm掺杂BaTi4O9陶瓷中点缺陷的形成增大了BaTi4O9陶瓷的介质损耗,使τf略有降低。BT-BST陶瓷中,当x为0.4时,τf=2.2ppm/℃。  对单相 BaTi4O9陶瓷远红外光谱的拟合表明,低频支对介质损耗的影响较大。介质损耗的计算结果表明非本征因素,如晶界、气孔、缺陷等对介质损耗的影响与本征介质损耗相近。0.1mol%Mn的掺入降低了BaTi4O9陶瓷的非简谐性,从而降低了损耗;BaTi4O9陶瓷掺Sm后本征介质损耗变化不大,介质损耗的增大是由非本征损耗引起的。  电子辐照后,BaTi4O9陶瓷、Mn掺杂 BaTi4O9陶瓷、Sm掺杂 BaTi4O9陶瓷以及BT-BST陶瓷中低价钛离子含量上升。电子辐照后,BaTi4O9陶瓷、Sm掺杂BaTi4O9陶瓷的晶格氧含量下降,Mn掺杂BaTi4O9陶瓷、BT-BST陶瓷的晶格氧含量均增大。电子辐照对试样的介电常数和τf影响较小;当掺杂量大于0.1mol%时,电子辐照使 Mn掺杂 BaTi4O9陶瓷的介质损耗降低,使Sm掺杂试样的介质损耗有较大增大。
其他文献
本试验前期克隆获得了1个玉米大斑病菌聚酮体合成酶基因(StPKS),为了明确该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DHN黑色素合成以及病菌致病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
分子识别调控着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分析化学则在感知、探测和利用这种微观的分子事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发现新的分子识别体系、建立分析新方法和检测新技术,已日渐成为现代分析化学的研究热点。聚集诱导发光现象(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的发现有效克服了传统荧光分子只能在低浓度使用,信噪比低,灵敏度受限等问题,为发展适于复杂生命体系中关键生理活性分子的高选择性、高灵
本文在兰州石化公司合成橡胶厂新引进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上建立了乙苯的分析方法,并与该厂质量检验室气相色谱分析乙苯的方法进行了对比,通过技术改造前后产品质量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上约40%人口的主要食粮是水稻,同时水稻也是单子叶植物基因组学遗传和功能组学研究的模式植物,在我国地位仅次于小麦。近年来,遗传转化在水稻品种改良、基因功能检测、创造突变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基因的分离、克隆和重组技术以及转基因的日趋成熟,遗传转化己成为水稻遗传改良的一种有效手段。水稻的遗传转化中最常用的是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
本文在对银系抗菌剂全面综述的基础上,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磷酸锆钠载体的制备与表征、载银磷酸锆钠抗菌剂的掺杂改性研究、载银磷酸锆钠抗菌剂的络合改性研究、离子交换法制备
添加缓蚀剂,是提高铝金属颜料的稳定性,扩展产品应用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有效的评价缓蚀效果,本论文采用经典的析氢实验和电化学方法,应用三种典型缓蚀剂(柠檬酸、三聚磷酸
本文阐述了敞开式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特点及系统产生结垢、腐蚀及微生物滋生现象的原因,分析了通过添加水处理药剂来消除这些现象发生的方法和原理,并探讨了在实验室内对
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白色污染”也日趋严重,研究开发剧降解塑料是治理塑料废弃物的一条可行途径。可降解塑料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热点之一。本课题利用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