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正常、有序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审计人员则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合理保证者或控制者。要胜任这一角色,需要审计人员具备比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而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是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审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就成了审计人员能否有效担当这一角色关键。从总体上看,我国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是满足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无法应对由于加入WTO而引致的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日益激烈的竞争。因此,这一状况迫切需要加以改善。这一问题正在引起我国会计职业界的重视。鉴于以情况,笔者在借鉴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注册会计师会计报表审计为主要对象,结合我国的情况,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审计判断理论以及我国审计判断的质量的改善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共分六部分:导论、审计判断的基本理论、审计判断的过程与方法、审计判断绩效、审计判断中的问题与对策、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一部分是导论。本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有关审计判断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四,阐述了本文的逻辑思路与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审计判断的基本理论。此部分包括本文的第一至五章,第一章研究了审计判断的性质,笔者首先界定了审计判断的涵义,认为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的行为所作的估计、断定或选择。而后,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以及某些判断标准的模糊性等角度探讨了审计判断的成因;最后,论述了审计判断的重要性,并比较全面地归纳了审计判断的特点。第二章研究了审计判断的构成要素。审计判断构成要素既是作出审计判断的基础,也是审计判断研究和本文的基础。本章从系统论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审计判断是一个由人、任务组成的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并运用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了审计判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审计判断是人、任务和环境的互动过程。第三章研究的是审计判断的类别,本章运用不同的标志对审计判断的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类。本章还探讨了审计判断与一般判断、科学判断的关系,审计判断与审计决策和选择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研究的是审计判断的定位,本章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一是审计判断的学科归属问题,审计判断应属于审计学科;二是审计判断的理论定位问题,指出审计判断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审计判断在审计工作中定位,认为审计判断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第五章是审计判断的经济学分析,本章首先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分析了审计判断中的博弈,具体包括: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策略与审计人员意见选择的博弈、审计计划和审计风险评估中的博弈。继而,又用期望效用理论对审计判断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审计判断的过程与方法。本部分包括四章,即本文的第六章至第九章。任何判断都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因此,第六章主要探讨了审计判断的模式,笔者把审计判断模式归纳为三种:审计判断的一般模式、审计判断的透镜模型和审计判断的主体模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