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板蓝根、大青叶及其指标性成分(靛蓝、靛玉红)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方法,对3 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炮制方法和不同回流水浴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气候带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合成积累动态规律、生长积累动态规律和不同产地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性。结果如下: 1.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方法研究,可以看出,3 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可用于不同精度下对靛蓝、靛玉红含量测定。对3 种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等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蓝、靛玉红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由于无法克服提取液中其他成分对靛蓝、靛玉红的干扰,比其他方法测得的含量要高。薄层扫描法可用于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测定。如果原料中成分含量较低,薄层板展开后斑点显现不明显,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该法不适宜于板蓝根中这两种成分的测定。2. 不同炮制方法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结果表明:60℃下烘箱中烘干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损失最少,以60 ℃烘干为标准,高温炮制使板蓝根有效成分的损失高达40%~60%、大青叶的有效成分损失高达30%~60%;结合药材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指标认为,50~80℃烘干及晒干处理板蓝根、大青叶是其适宜的炮制方法,高温不适宜于板蓝根和大青叶的炮制。3. 采用索氏提取方法、以氯仿为提取溶剂时,水浴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提取率影响很大,80℃水浴温度下提取率最高。4. 板蓝根、大青叶生长年限与有效成分合成积累有一定关系,当年生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比次年生的高,板蓝根有效成分含量比次年生的低。5. 杨凌产区板蓝根不同月份有效成分含量在当年10 月至11 月中旬及次年4 月积累达到高峰。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在当年7 月和10 月分别达到高峰,8 月份最低。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积累高峰期出现在植株的营养生长缓慢期或停滞期。6. 北亚热带板蓝根有效成分积累高峰期比南温带早1 个月,北亚热带高峰期出现在9~10 月,南温带出现在10 月中旬~11 月中旬;南温带大青叶有效成分积累量在7 月和10 月份出现两次高峰,北亚热带8 月初、9 月初和10 月中旬出现三次积累高峰。7. 板蓝根应在当年生长量趋于稳定、外观、性状符合要求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时期进行采收。不同气候带的采收期不一致,南温带板蓝根采收期应集中在当年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北亚热带板蓝根采收集中在当年10 月中旬。大青叶应在当年分次采收。北亚热带大青叶最佳采收期可在8 月初、9 月初和10 月下旬分次进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