菘蓝有效成分合成积累动态与含量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_b074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板蓝根、大青叶及其指标性成分(靛蓝、靛玉红)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方法,对3 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不同炮制方法和不同回流水浴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气候带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合成积累动态规律、生长积累动态规律和不同产地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差异性。结果如下: 1. 通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方法研究,可以看出,3 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可用于不同精度下对靛蓝、靛玉红含量测定。对3 种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样回收率等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靛蓝、靛玉红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由于无法克服提取液中其他成分对靛蓝、靛玉红的干扰,比其他方法测得的含量要高。薄层扫描法可用于大青叶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测定。如果原料中成分含量较低,薄层板展开后斑点显现不明显,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故该法不适宜于板蓝根中这两种成分的测定。2. 不同炮制方法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结果表明:60℃下烘箱中烘干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损失最少,以60 ℃烘干为标准,高温炮制使板蓝根有效成分的损失高达40%~60%、大青叶的有效成分损失高达30%~60%;结合药材性状、有效成分含量等指标认为,50~80℃烘干及晒干处理板蓝根、大青叶是其适宜的炮制方法,高温不适宜于板蓝根和大青叶的炮制。3. 采用索氏提取方法、以氯仿为提取溶剂时,水浴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提取率影响很大,80℃水浴温度下提取率最高。4. 板蓝根、大青叶生长年限与有效成分合成积累有一定关系,当年生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比次年生的高,板蓝根有效成分含量比次年生的低。5. 杨凌产区板蓝根不同月份有效成分含量在当年10 月至11 月中旬及次年4 月积累达到高峰。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在当年7 月和10 月分别达到高峰,8 月份最低。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积累高峰期出现在植株的营养生长缓慢期或停滞期。6. 北亚热带板蓝根有效成分积累高峰期比南温带早1 个月,北亚热带高峰期出现在9~10 月,南温带出现在10 月中旬~11 月中旬;南温带大青叶有效成分积累量在7 月和10 月份出现两次高峰,北亚热带8 月初、9 月初和10 月中旬出现三次积累高峰。7. 板蓝根应在当年生长量趋于稳定、外观、性状符合要求和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的时期进行采收。不同气候带的采收期不一致,南温带板蓝根采收期应集中在当年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北亚热带板蓝根采收集中在当年10 月中旬。大青叶应在当年分次采收。北亚热带大青叶最佳采收期可在8 月初、9 月初和10 月下旬分次进行,南
其他文献
结合澳门第三大桥要求多车道和双层行车的特殊使用功能,阐述工程设计师如何构思世界上第一座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双层承载斜拉桥的设计以及如何处理土木工程设计中交通功能与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安全注射的影响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
钢索塔具有工厂化加工,体积小(相对混凝土而言),自重轻,施工进度快等特点,在国外大跨径桥梁中得到广泛应用。南京三桥采用的钢塔柱在国内还是第一次,主桥为钢塔钢箱梁双索面
目的:观察循膀胱经弹拨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乳酸、血沉、全血还原黏度与肌电的影响。 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994年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
在移动电商背景下,分享经济成为电商发展的新契机,移动社群电商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形成消费新常态。论文以微信为例,通过对微信中社群电商运营模式的探讨,进一步分析在时代
以利乐包牛奶生产工艺为主线,以安全指标、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包装指标为核心内容,进行质量可能性分析,制定现场管控措施,指导生产。
外源植酸酶已广泛应用于肉鸡饲粮,其活性受温度、p H等影响,对植酸磷的释放仅仅20%左右,仍然具有巨大潜力。植酸酶能提高低磷饲粮养分利用率和肉鸡生产性能,超量添加(>500 U/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聚酯树脂,近年来有很多关于PTT研究的报道。本文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PTT典型的热过程进行
目的 在转录水平上观察生理水平(100pg/ml)和妊娠水平(50ng/ml)的E2在细胞因子依赖性调控机制中的作用,所观察的细胞因子包括IL-2、IL-4、IL-10、IL-12、TGF-β,这些细胞因子
本文通过梳理上世纪至今学术界关于宋代方志整理与辑佚的研究成果,指出对于宋代方志某些问题的研究及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些许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