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人体中最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大约31%,而亚洲地区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它在多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例如,形态学、分子遗传学和免疫表型等。DLBCL主要集中在成年患者中,其中位年龄在60-70岁,但临床上也可能发生在儿童中。也正是由于DLBCL的多形态和强异质性,导致不同患者对同一种疗法的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临床中约40%的患者接受化疗后可以达到持续缓解。美罗华(利妥昔单抗,CD20单抗)的投入临床应用后,大部分患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仍有至少30%的患者效果不明显,复发率高,预后差。研究基因在DLBCL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有助于从根本上了解其分子机制,进一步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LMO4(LIM-only protein 4)是含有LIM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其是LIM-only(LMO)亚家族的新成员。它是由Maiya团队首次在动物神经系统中发现。LMO蛋白是一种核表达蛋白,它在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LMO4蛋白在上皮细胞肿瘤中已经被广泛研究。Wang等研究了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约55%的患者呈现LMO4蛋白高表达,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MO4的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有关。Tu等发现LMO4在银屑病患者中的高表达促进了角质细胞的分化与增生。Ding及其同事发现LMO4调节BCL-2表达,并促进HER2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的侵袭及迁移。此外,高表达的LMO4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较低的存活率相关。该研究提示LMO4在HER2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国外文献中关于LMO4在DLBCL中表达情况未见报道,而国内文献中未见相关研究。研究目的:探究LMO4在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23例DLBCL患者组织及60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组织中LMO4蛋白的表达情况。(2)Western blot实验检测LMO4蛋白在DLBCL细胞株SUDHL-4、LY-10以及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设计3条LMO4基因干扰siRNA,分别为siRNA-985,siRNA-1086,siRNA-873,并设计一条阴性对照组(siRNA-NC),其5’端携带FAM荧光基团及空白对照组(Mock组)。(4)应用LipofectamineTM3000将各条干扰siRNA分别转入LY-10细胞中,转染48小时后,收集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MO4的蛋白量。(5)应用CCK8法、侵袭转移实验(Transwell)以及流式细胞术探究转染前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及凋亡率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MO4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RLH组织(66.7%vs 23.3%,p<0.05)。并且在肿瘤组织中LMO4与免疫表型、肿瘤原发位置、Ann Arbor分期以及IPI分期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2)LMO4蛋白在DLBCL细胞株SUDHL-4,LY-10中均呈现高表达,在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呈现低表达。(3)转染48h后,各实验组LMO4蛋白表达量与siRNA-NC组及Mock组相比明显下调,其中以siRNA-985组下调效果最明显。(4)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LMO4组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吸光度值显著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持续,差异越来越大,其增殖能力明显的降低(p<0.05)。(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siRNA-LMO4组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6)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siRNA-LMO4组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侵袭及迁移能力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LBCL组织和细胞中LMO4蛋白均呈现较高的表达水平。LMO4表达水平被siRNA下调后,DLBCL细胞的凋亡率增加,而其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均有所下降,提示LMO4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以期为DLBCL的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