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党和国家任务的中心是协调处理好“三农”问题,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作为中国经济历史发展模式的“发动机”,农村土地产权问题以及土地和资本的利益分配结构始终是影响我国今后生产方式变革与要素产出效率的两大重要因素,所以农村土地是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以早日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渠道。要想显著地提高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合理地把土地、货币投入、农业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投入要素达到最有效的配置,需要保证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实施和推广。 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314个农户种植小麦规模市为例,通过在中国统计年鉴上搜集数据和利用假期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河南省小麦种植现状和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章是引言。这部分概述了本文写作的背景、选题的目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文章的基本结构等内容。 第二章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分析。着重介绍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理论基础、什么是规模经营与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农业经营规模的适度性分析、判断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准是什么、农业适度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以及根据我过的具体国情所选择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适度值。 第三章是河南省农业生产条件和粮食发展状况。介绍河南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河南省小麦作物播种面积及其发展趋势,河南省农业经营条件发展趋势和粮食规模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发展重点。 第四章是样本农户小麦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从家庭成员的人数、主要劳动力的年龄、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水平四个维度着手分析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是样本农户农业生产规模的效率研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本章首先简单介绍了DEA模型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样本农户小麦种植效率的模型,并且规定了对照的指标来评价种植效率。在此计量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导出最佳种植规模-微观和宏观,一方面从样本农户货币收益的微观投入和产出角度来推导小麦最优种植规模,测量显示小麦种植的有效率与种植规模并不是单纯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总体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关系,在某几个阶段内达到最优。另一方面从粮食总产量的宏观投入产出角度来测度样本农户的最优种植规模,有意思的是,通过两种维度计算出的小麦最佳种植规模相同。最后通过绝对效率指标的运用,在已经确定的农户小麦经营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总体规模效率三种指标同时达到最优的基础上寻找出农户的最优经营区间。 第六章是合理健康的推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