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UPA系统中的TFC选择算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56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增强型系统中,需要通过TFC选择功能来选择合适的传输速率以及相应业务的比特分配方式。HSUPA系统是WCDMA系统的上行链路增强型版本,本文以HSUPA系统的E-DCH信道为背景,对TFC选择算法进行了研究和仿真,主要工作如下:1.对TFC选择算法的基本原理做了阐述。为了比较WCDMA系统中的TFC选择和HSUPA系统中的TFC选择的不同之处,论文首先介绍了WCDMA系统的协议结构,并阐述了WCDMA系统DCH上的TFC选择的原理。然后,介绍了HSUPA系统协议结构的特点,并阐述了HSUPA系统E-DCH上的TFC选择原理的特点。2.将TFC选择问题进行分解。根据HSUPA系统E-DCH上的TFC选择的特点,论文将TFC选择问题分解为两个子问题,即传输块大小的选择问题和传输块比特的分配问题。其中,传输块大小的选择问题是研究如何选择传输速率的问题,而传输块比特的分配问题是在传输块大小的选择问题解决之后进行的,研究的是如何复用多种业务进行传输的问题。3.对传输块大小选择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和改进。论文首先分析了最大传输速率算法、服务信用算法和马尔可夫链算法等三种典型的传输块大小选择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重传的传输块大小选择算法,该算法可以充分地利用重传带来的增益。仿真表明,基于重传的传输块大小选择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减少系统的传输延时。4.对传输块比特分配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和改进。论文首先分析了严格优先级算法和动态优先级算法等两种典型的传输块比特分配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传输延时的传输块比特分配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低优先级的业务长期得不到传输的问题。仿真表明,基于目标传输延时的传输块比特分配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低优先级业务的目标传输延时。
其他文献
多光谱遥感图像具有高光谱分辨率、信息丰富等特性,在地表物质的识别与分类等方面具有其它技术所不具有的优势,近来其图像融合技术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课题,
计算机网络自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以来,短短几十年时间即以异常的迅猛的速度发展起来,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互联网的成功发展,孕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在强窄带干扰情况下系统误码率性能大大降低,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有必要研究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由于人为的窄带干扰具有间歇性的特点,当接收信号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