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的找矿预测 ——以崖湾—大桥金锑矿集区为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目前,近地表矿产已近开采殆尽,找矿重点转向覆盖区和深部找矿。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找矿勘查面临诸多难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深度学习方法引入地学领域,有助于处理复杂的地学信息,提高找矿预测效率。虽然深度学习方法已逐步应用于找矿预测中,但由于矿点数据少,严重限制了有监督深度学习方法在找矿预测工作中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找矿预测方法,使用卷积操作提取地球化学数据空间模式,结合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和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进行无监督数据增强,构建训练样本数据集,最后利用经过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找矿预测,圈定找矿远景区。本文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应用窗口化采样方法构建数据集,采用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提取元素地球化学空间模式,将压缩后的空间模式数据作为样本,利用GMM识别地球化学异常。将空间模式数据和单点数据分别作为输入样本进行异常识别,对比得出基于空间模式数据进行找矿预测时的效果更好,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91,圈定的异常区包含研究区81.25%的已知矿床,异常区面积仅占15.46%。(2)提出了基于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和高斯混合模型学习样本数据集构建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无监督的数据增强。该方法使用卷积自编码神经网络提取样本空间模式信息并压缩,然后使用高斯混合模型计算样本异常得分,将高异常得分样本划定为含矿样本,将低异常得分样本划分为不含矿样本。结合传统样本增强方法,对研究区内16个矿点样本进行数据增强,设定含矿样本和不含矿样本比例为1:1,共得到6880个标签样本。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经数据增强后的样本集展开训练并预测,验证集准确率为95.46%,研究区87.5%的矿床落入10%的预测区内。在随机验证实验中,100%的随机验证矿点落入预测区内。(3)研究了应用地球化学元素筛选和地质约束优化找矿预测方法,缩小了预测区面积,提升了找矿预测的准确率。实验使用ROC曲线下面积从15种地球化学元素中筛选出11种与该地区金矿具有较高相关度的元素,将预测面积从24%缩小到10%;利用断裂和地层界面对预测结果进行约束,将验证集准确率从90%提高到96%,预测区内落入矿点百分比从75%提升到87.5%。
其他文献
学位
下活龙金矿床是解放初期在吉林省集安地区发现探明的一座中型热液矿床,它产于下元古界集安群变质岩系和中生代岩浆侵位作用发育区。自发现以来曾一度受到地质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至今有关其矿床成因类型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床地质学、流体地质学、成岩成矿年代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工作,探讨了岩浆对成矿的制约关系、成矿流体的起源与演化、成矿物质的来源、成矿机理和成矿作用等
学位
在工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经常暴露于各种环境应激源中,如热、酸碱性、氧化、渗透刺激等,其中热胁迫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发酵培养基组分的溶解度、代谢途径中酶的催化效率和生化过程的反应速率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极端温度也会破坏细胞膜结构或干扰蛋白质和RNA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从而破坏细胞的完整性,降低细胞活力和发酵能力。谷氨酸棒状杆菌是氨基酸和有机酸生物技术生产的重要工业成员,在发酵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四川盆地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层段,目前川南长宁地区页岩气日产量已位于全国之首,为我国页岩气商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宁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普遍具有高有机质丰度(TOC)、高孔隙度、高含气量及层理、微裂缝发育的特征,是勘探开发的优质层段。页岩储层孔隙在成因上可以分为有机孔和无机孔,其中有机孔形成于页岩生烃过程中,受到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成熟度的影响,而有机孔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