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出生缺陷是导致全球婴儿死亡率和儿童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左右的出生畸形儿,先天残疾儿童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数的4%一6%,出生缺陷己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①本文试图以发生在2010年社会广为关注的天津无肛女婴事件为例,从“挺婴派”和“倒婴派”网民进行争辩的焦点问题出发,立足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建构的视角,对“出生缺陷”救治问题进行分层梳理和探讨。首先分析“出生缺陷”的文化建构及生命伦理相关理论,其次以家庭面临“治与不治”抉择的道德“两难”、“爱心妈妈”强行救治面临义与法的冲突、医学不作为的伦理考量问题等为主线展开分析研究,最后从医学理论、社会管理、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解决“出生缺陷”救治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