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废水量的不断上升,造成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不断上升,使得水体中藻类的繁殖速度加快,导致水体呈现富养现象,加重了水体环境污染情况。如何有效地将污水中有机物质以及氮磷的含量进行深度去除成为目前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目标。在众多废水处理中虽然氧化沟工艺便于操作,但在氮磷去除效果方面并不尽人意。因此,本课题设计出的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使其在不影响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基础上提高脱氮除磷效率。本课题所设计的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处理系统是建立在氧化沟工艺的基础上,在其前方分别设置前置缺氧池、前置厌氧池和前置生物选择池。进水和回流污泥中富含的NO3--N和NO2-N经前置反应池的处理得到降解,进而提高系统脱氮除磷效率。前置生物选择池的设置有效地提高活性污泥中菌种的筛选,预防污水处理过程中出现泡沫、污泥上浮或膨胀现象。在运行系统时,采用校园污水作为进水,通过改变HRT、DO、SRT、MLSS、两点进水分配比和两点污泥回流分配比6种运行参数研究其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和氮磷含量效果的影响。待确定各参数的使用范围后,对得出的实验数据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污水处理运行参数,将该组数据运行于Carrousel氧化沟工艺中,对两种工艺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本设计的特点与优势。实验中对两种氧化沟在对COD、氨氮、NO3--N、NO2--N、TN和TP的去除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分析。通过得出的9种工况进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出本设计的最佳条件,即:HRT为9h,氧化沟内好氧区平均DO浓度为1.0mg/L,SRT为18d,MLSS为3.0g/L,两点进水分配比(前置生物选择池:前置缺氧池)为2:8,两点污泥回流分配比(前置缺氧池:氧化沟)为3:7。在该条件下,生活污水经本设计处理后,使得出水中COD、氨氮、NO3--N、 NO3-N、TN和TP的含量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要求,完善了氧化沟工艺在脱氮和除磷方面效果不佳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