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层对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1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主动发光、宽视角、光线柔和自然、绿色环保、节能、可柔性显示、无辐射等优越的性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是伴随着出现了器件效率偏低、色稳定性差等问题,制约了OLED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双发光层白光OLED器件为载体,通过探索间隔层材料特性和厚度对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以新型材料SO作间隔层为思路,分别研究了间隔层对荧磷杂化白光OLED器件和全磷光白光OLED器件的性能的影响,最终OLED器件效率和色稳定性得到改善。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 4 nm的空穴传输型材料TAPC和电子传输型材料Bphen分别作间隔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与不加间隔层的OLED器件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间隔层可以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影响器件的发光颜色。间隔层传输特性不同,对器件的影响不同:TAPC间隔层的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10.90 cd/A,最大发光功率效率为9.61 lm/W,使器件光色更偏蓝;Bphen间隔层的器件最大电流效率为11.76 cd/A,最大发光功率效率为8.88 lm/W,使器件光色偏黄。(2)研究了 2、4、6 nm不同厚度的CBP作间隔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与不加间隔层的器件作对比,得到CBP间隔层可以提高器件性能和色稳定性,当CBP厚度为4nm时,器件有最大电流效率为45.13 cd/A,最大发光功率效率为30.70 lm/W,在0.1 mA/cm2-20 mA/cm2电流密度下色坐标变化为(0.05,0.04)。(3)研究了 1、2、3、4 nm四种CBP厚度对改变结构后的荧磷杂化白光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得知,当CBP厚度为3 nm时,得到杂化白光器件有最大电流效率24.79 cd/A,最大发光功率效率20.12 lm/W,从5 mA/cm2-80 mA/cm2器件色坐标变化仅为(0.01,0.01),在一定电流密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色稳定性。(4)研究了 1、2、3、4 nm四种SO厚度对荧磷杂化白光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与CBP间隔层的最优器件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SO是电子传输型材料,1 nm的SO间隔层器件性能最优,最大电流效率为26.55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25.06 lm/W,在0.1 mA/cm2-80 mA/cm2电流密度范围内色坐标变化(0.03,0.02)。相比于CBP作间隔层,SO作间隔层器件性能更高,色稳定性也更好。(5)进一步将电子传输型材料SO与空穴传输型材料TCTA掺杂作间隔层,保持厚度为1 nm,研究了 1:1、7:3、4:1、9:1四种SO:TCTA掺杂比例对荧磷杂化白光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当SO:TCTA掺杂比为9:1时,得到有最大电流效率为31.60 cd/A,最大功率效率为30.16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1.6%,从0.1 mA/cm2-80 mA/cm2电流密度变化下色坐标变化仅为(0.02,0.01),色坐标漂移更小,色稳定性更好的荧磷杂化白光OLED器件。(6)将SO及SO:TCTA间隔层应用到全磷光白光OLED器件上,依次研究了 SO间隔层的厚度、SO:TCTA间隔层的掺杂比例对全磷光白光OLED器件的影响,分析实验结果得到使用SO:TCTA厚度为1 nm,掺杂比为7:3的间隔层,最终获得了最大电流效率为52.92 cd/A,最大发光功率效率为43.97 lm/W,最大外量子效率为19.88%,在0.1 mA/cm2-80 mA/cm2电流密度范围内色坐标变化仅为(0.01,0.01),具有较高的色稳定性的全磷光白光OLED器件。
其他文献
《驳案汇编》与《刑部比照加减成案》是中国收录清代案例中极具代表性的两部案例汇编,收录了自乾隆至道光年间女性犯罪案件三百余件。二者均按清律的律目依次编排,与清律的律目顺序相对应。《驳案汇编》在其编撰上,从案情原委、驳改过程到量刑结果都一目了然;《刑部比照加减成案》源自刑部成案,比照其加减案考订之异同,对每则案例均载明比照律例及量刑加减之判决,对于清代女性犯罪的量刑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大清律例》为女性
2003年2月,在中共武昌区委的大力支持下,武汉市武昌区政协在全区13条街道建立了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组(简称街道联络组)。近三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街道联络组不仅为政协委员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