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e1-xMxO3-α(M=Ca,Yb)的合成、中温导电性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o78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CeO3基质子导体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氢传感器、水蒸气电解器、氢的分离与纯化、常压合成氨、核聚变反应堆废气中氢同位素的回收等电化学装置及膜反应器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BaCeO3掺杂离子通常有三价稀土离子和Ca2+,相对于Ca2+三价稀土离子掺杂具有更高的电导率,但Ca元素含量丰富价格低廉,在BaCeO3的Ce位掺Ca对于节约成本实现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到目前为止,掺杂CaO的BaCeO3陶瓷的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1)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制备掺杂CaO的BaCeO3质子导体的煅烧与烧结温度通常高达1400°C与1665°C,太高的热处理温度产生能耗高和对设备要求高等问题。(2)Iwahara课题组研究了Ca掺杂BaCeO3在600 1000°C下的质子导电性,Slade课题组仅仅采用水蒸气浓差电池方法研究了Ca掺杂BaCeO3在400 800°C下的质子导电性,但至今对于300 600°C下的质子导电性研究仍不充分,也未见其在常压合成氨方面的应用报道。此外,将BaCeO3基质子导体应用于有机物催化合成的报道很少。为此,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BaCe1-xCaxO3-α(x = 0.05, 0.10, 0.15, 0.20)系列陶瓷样品的粉体,经1050°C下煅烧及1500°C下烧结制得了致密的陶瓷样品,煅烧与烧结温度分别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了350°C和165°C。为了比较不同方法的影响,还采用了溶胶-凝胶法合成了x = 0.10的样品。对样品形成过程及微观结构进行了DSC-TGA、TEM、SEM及XRD等表征。2.采用交流阻抗、氢气浓差电池及电化学氢分子透过(氢泵)等方法系统研究了BaCe1-xCaxO3-α样品的中温(300 600°C)导电性能。研究发现:样品在中温下氢气气氛中是纯质子导体,x = 0.10的样品具有最高的质子电导率。3.研究发现,合成方法对样品的导电性能具有较显著影响。微乳液法合成的样品比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电导率。例如:对于BaCe0.90Ca0.10O3-α,微乳液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样品在600°C时的质子电导率分别为7.64×10-4 S·cm-1和1.22×10-4 S·cm-1。4.成功地将BaCe1-xCaxO3-α系列样品中质子电导率最高的BaCe0.90Ca0.10O3-α应用于常压合成氨。在480°C时施加直流电为0.80 mA条件下,氨气的最高产率达到2.69×10-9 mol?s-1?cm-2,高于Science上报道的氨产率(电解质:SrCe0.95Yb0.05O3-α,氨产率:7.5×10-11 mol?s-1?cm-2)。5.采用微乳液法合成了BaCe1-xYbxO3-α(x = 0.05, 0.10, 0.15, 0.20)系列陶瓷样品的粉体,在较低烧结温度下制得致密的陶瓷样品。在该系列样品中,x = 0.10的样品具有最高的质子电导率,600°C时为1.17×10-2 S·cm-1。将BaCe0.90Yb0.10O3-α应用于常压合成氨,在480°C、0.60 mA的外加电流条件下氨气的最高产率达到1.98×10-9mol?s-1?cm-2。6.本文首次将Yb3+掺杂BaCeO3质子导体应用于甲醛催化加氢合成甲醇,在外加电流为10mA, 260°C下甲醇的最大产率为1.60×10-8mol·s-1·cm-2,为有机物催化加氢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开发和应用具有高活性、高丙烯选择性的催化剂是丙烷氧化脱氢的关键问题之一。Ni-V-O系列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氧化脱氢性能。本文通过优化Ni2V2O7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制备条
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磁场退火效应的研究,二是探索和研究新型的单相多铁性材料。在前一个研究中,我们主要针对多晶CoFe2O4的磁退火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
第一部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激光拉曼光谱(LRS),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位红外(In-situ FT-IR)等表征手段考查了不同前躯体及不同焙烧气氛对CuO-Mnx
以锐钛矿型纳米粉体氧化钛或硫酸氧钛为原料,在10M氢氧化钠浓碱条件下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钛酸盐纳米纤维和纳米管。产物钛酸盐的形貌可通过改变碱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来加以控制
由于硼及其硼的化合物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成为实验和理论关注的对象。这些硼团簇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在化学成键模型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作为建筑单元形
NaCo2O4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电陶瓷氧化物材料。本文通过对NaCo2O4进行掺杂,来研究掺杂对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掺杂研究包括对NaCo2O4的Co位掺入Cu的研究,以及在Na位掺入A
钼酸钠(Na2MoO4)固-固相变焓相对较大(ΔH=52.6 kJ/mol),因此它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相变储能材料。Na2MoO4有四个不同的晶型结构对应三个相变过程:它的熔点为680℃,α相和β相
氯化钠(Sodium Chloride),它是一类典型的碱金属卤化物(Alkali halide)晶体,是典型的离子晶体。对于它的生长过程、以其作为基质的表面修饰和材料设计都涉及一系列的基本科学问题
近年来,小分子凝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合适的溶剂中,具有确定分子结构的小分子量有机化合物能够通过氢键、范德华力、π-π堆积、疏溶剂、配位、主客体、静电以及偶极-偶
表面活性剂具有的洗涤、润湿、乳化、分散和起泡等实际应用功能均与它在界面的吸附特性有关,对界面吸附行为的研究一直是相关科学家关注的重要课题。对于Bola型表面活性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