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音节方面的对比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音节结构的对比,音节划分的对比,声调语调方面的对比,以及有关两种语言发音特点方面的对比。但这样的对比研究过于单一,并不全面系统化。起源于音系学的优选论是90年代初由音系学家Alan Prince和认知科学家Paul Smolensky提出的,具有普遍性和违反性的制约条件以及制约条件的等级排列是OT语法体系的核心,它们在遴选优选输出形式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通过最小程度的违反或最大限度的满足某一制约条件等级排列,便可以优选出最和谐、最优的表层形式。因此,试图从优选论视域下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英汉音节方面的对比成为另一重要课题。而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在了解英汉两种音节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来展示和分析标准英语和汉语普通话两种音节的差异。优选论是当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理论之一,在众多语言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解决问题上也有一定的说服力。至于如何解释优选论视角下英汉音节结构对比方面的一些音系现象,以及这一理论能否恰当的应用于英汉两种音节的对比研究和音节划分中还没有确定,当然,也会涉及到在两种音节中,制约条件的设定和等级排列等问题。因此,通过把英汉两种音节的对比研究引入到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便可以使有关音节的晦涩问题得到微妙的诠释。本文以第一章引言简介开始,随后进入各个章节:第二章着重介绍了目前流行语音系学界的优选论,以及在文中会涉及到的相关制约条件;第三章首先简单地对比了标准英语和汉语普通话中的音节结构模式,为接下来的优选分析做铺垫;然后,采用OT理论分别展示它在两种音节内部,有关音核以及首尾音的优选解释和问题的解决;第四章首先探讨两种音节中某些成分的归属,从而引出采用优选论框架分析音节划分问题。最后,总结全文并指出将来可以深入进行研究的扩展领域。通过优选论在英汉两种音节对比中的应用,本论文最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比英汉音节可以多种角度,多种方法,但在优选论框架下探讨这一问题会更清晰,易懂,更有说服力;另外,有关音节划分的优选论分析使音节划分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也更有条理性;进一步说明了优选论的普遍性,应用也更加广泛,不只局限在音系学领域。本论文把现今音系学领域中重要理论之一,优选论应用到标准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的音节对比中,这不仅增强了优选论在该领域中的解释力;更全面系统的了解英汉两种音节的异同;而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该理论在其语法体系中的核心,从而能够更清晰准确的应用于英汉音节的对比和划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