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降低权利人和使用者进行版权交易时权利变动的成本,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为服务于权利人和使用者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然而,实践中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运作状况十分堪忧,因许可使用费的分配、管理费的收取等问题,屡屡遭受权利人和使用者的质疑与指责,其所提供的许可渠道并未达到他们的期望。鉴于对集体管理组织的不满意和不信任,著作权人试图以分许可的方式来实现著作权的大规模许可与维权,具体表现为:权利人许可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降低权利人和使用者进行版权交易时权利变动的成本,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作为服务于权利人和使用者的中介机构,应运而生。然而,实践中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运作状况十分堪忧,因许可使用费的分配、管理费的收取等问题,屡屡遭受权利人和使用者的质疑与指责,其所提供的许可渠道并未达到他们的期望。鉴于对集体管理组织的不满意和不信任,著作权人试图以分许可的方式来实现著作权的大规模许可与维权,具体表现为:权利人许可被许可人使用著作权的同时,允许被许可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分许可并提起诉讼或仲裁。显然,此种许可方式在表征上与集体管理极为相似,在此背景下,著作权被许可人的诉权认定受到不小的影响,部分法院将被许可人错误的认定为“非法集体管理组织”,从而否认其诉讼主体资格。基于此,本文为厘清著作权集体管理背景下被许可人诉权有无的问题,首先从两者的区别入手界定被许可人的内涵与外延,指出集体管理与许可的区别,其次借助许可使用权性质的学说、诉权理论、诉权约定理论对著作权被许可人的诉权进行法理上的分析,最后对我国著作权被许可人诉权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全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以具有代表性的声影、大德案为切入点,梳理相关案例,归纳出被许可人的分许可与集体管理表征行为相似时,法院对其诉权认定所产生的争议:被许可人与集体管理组织的区别;著作权被许可人诉权的来源。第二部分著作权被许可人的界定。本部分首先通过法条解读和体系解释分析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构成要件,指出被许可人与集体管理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享有实体权利、授权权利人的规模以及使用费收取、转让的方式。其中,是否享有实体权利是两者最为本质的区别,被许可人通过许可关系取得许可使用权,享有实体权利,而集体管理组织仅获得了管理性权利。所以,被许可人与集体管理组织界限清晰,分许可也有区别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生存空间。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基于分许可的私权自治及其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性的抑制,阐述被许可人分许可行为的正当性。第三部分著作权被许可人诉权的法理分析。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的原告必须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学界在借鉴大陆法系当事人适格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两类:一是对请求法院审理的法律关系拥有实体法上请求权的主体;二是诉讼担当。首先,本文对许可使用权性质的学说进行评析,认为独占被许可人与排他被许可人的许可使用权属于“类用益物权说”或“用益知识产权说”,具有极强的排他性,享有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普通被许可人的的许可使用权则既非债权也非物权,排他性较弱,但普通被许可人有不容侵犯的权利,且从著作权的时效性考虑,若不赋予普通被许可人以独立的诉权,其权利很可能得不到及时的保护,因此也应当享有独立的诉权。其次,诉讼担当中,被许可人的诉权基础在于诉权约定的效力。本文从诉权的公法性以及诉权约定的弊端得出诉权约定不产生法律上的效力的结论。最后,反观我国著作权被许可人诉权的立法及司法现状,指出立法上的不足以及对司法适用进行纠错,也是为第四部分的完善埋下伏笔。第四部分我国著作权被许可人诉权的完善。首先,应严格审查著作权许可合同的真实性,严防实践中假借许可之名行集体管理之实,以规避《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制;其次,建议将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5条修改为“与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转让合同的,应当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公示,未经公示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即设立著作权许可合同登记公示制度,一方面可支撑许可使用权系“用益知识产权”学说,另一方面保障被许可人诉权的正当性;最后,建议我国《著作权法》中增设关于著作权被许可人诉权的直接规定,除了独占被许可人外,也要赋予排他被许可人和普通被许可人单独提起诉讼的权利。
其他文献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组织承诺是影响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次研究以长沙县范围内政府管辖的农业局、乡镇一级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和村级农业推广站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组织承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情况。为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组织承诺水平建言献策。本次研究采用凌文铨教授编制的《组织承诺问卷》运用区域类型调查法,将整体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南省
随着时代变化和科技发展,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被广泛利用。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视频资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学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一定帮助。本文对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五编中的“动物的主要类群”、“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细菌和真菌”、“病毒”5章15节内容和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与维护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质的矛盾之间,“战国策派学人”林同济选择了一条异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反传统与卫护传统的途径,将民族主义的主张诉诸于民族文化的反思及对传统人格的改造、现代国民人格的塑造当中。林同济一生始终都在关注“人”的问题,国民人格思想是他思想的精髓部分。他对“战士式”国民人格的塑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眼下严峻的抗战局势,更深远的意义是在抗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虽然近几年来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其依然增速可观。然而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并没有给居民带来相对应的幸福感水平的提升。高速的经济增长也伴随着与之相比更快的房价增长,过高的房价所带来的生活压力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国幸福感普遍偏低的现象,使用来自全国215个地级市2010年与2012年的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MDS),通过控制个体微观因素和城市总体特征,利
相对于自己的意志和感受,更倾向于以他人的眼光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世间体”,也可以说是过于在意他人眼光的日本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规范意识。其中,诸如“顽固的人”“话痨”“没出息”等等这类的词语中体现了“世间体”的本质内容。这类评价人们的性格、行为以及人品等等的词语,我们称之为“对人评价词汇”或者“性向词汇”。性向词汇不仅用于评价他人,同时也对自身的行为规范起到约束作用。也就是说,性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了金融市场中来,不论是自然人、社会团体还是公司法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都日趋多元化,其中的融资需求也日益增加,融资目的也同样多元化。但是,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来说,正规金融的融资产品相对单一,并且对借款人有一定的资历要求,门槛高,很难满足个人和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就导致了各类主体纷纷通过民间借贷手段缓解资金压力,使得民间借贷活动日益活跃。目前,民间借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老龄化所带来的老年人照顾压力也日益凸显?随着老年服务内容不断增加及服务品质不断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所能选择的照顾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通过对老人及子女关于照顾方式的考虑进行深入了解,探讨资源和观念是如何影响老年人的照顾方式选择,对于了解照顾方式的决策路径及促进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而为我国相关福利政策和服务的发展提供参
科学技术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现代社会中各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紧密联合,版权人、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网络用户都无一例外从中有所裨益。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对版权人的利益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要特别注重科技发展与版权人利益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全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技术中立原则在版权法领域的适用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的第一部分以“迅雷案”为切入点,讨论技术中立原则是否应当在该案中进行适用。指出技术中立
体育中对势作用的研究一直不断吸引着学者的注意力,这是因为在竞技体育中,除了绝对实力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能够影响比赛的结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势”。这里我们提到的势是英文中“Momentum”一词的译文。势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心理的状态,在体育运动中提到的势作用,被广泛的认为会影响运动员接下来的表现。经常提到的“momentum”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表现有:连胜或者连败对接下来比赛的影响、主场优势
基于来自47个国家的335809个制造业公司年度数据样本,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本文探究了社会信任对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尝试将当前公司融资研究的重心从公司风险承担的管理动机转向决策制定的文化环境。本文假设社会信任通过影响一国的正式制度和管理决策来影响公司的风险承担。此外,本文使用盈余操纵作为管理操纵的代理变量,并提出社会信任的影响程度取决于这些公司特征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信任通过三类渠道负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