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168例急性早期缺血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观察治疗前与益气活血药治疗至发病第8天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量化评分,评价益气活血法在预防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干预,连续用药至发病第7天。统计分析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对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变化进行组内前后比较,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评分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证型分布特征。结果:治疗组1例发生进展性脑卒中,对照组7例;益气活血组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P>0.05),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评分(P<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P>0.05),表明治疗组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表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组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证素治疗前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火热证候未见明显变化。证素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各证候治疗前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各证素之间比较,风证与瘀证有明显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素之间未见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治疗前后火热证未见明显变化。两组血压比较治疗组第一天143.94±19.18,第二天141.21±17.04,第三天138.15±15.41;对照组第一天145.44±15.18,第二天141.51±14.71第三天138.24±12.92,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气虚血瘀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进程的主要机制,尤其决定着进展性脑卒中的预后转归;2益气活血法可有效控制进展性脑卒中发生,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未发现改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3益气活血法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