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S半导体量子点/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质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I-VI族半导体量子点及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学或光电器件、光催化剂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因此具有很高的实际与潜在的应用价值。半导体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主要由有机金属前驱体分解法、直接水相合成法、反相微胶束法等。相对于其它方法,水相合成法具有简易,环境友好等优点。而量子点/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则从本质上主要有原位聚合法、原位粒子生成法、铸膜法。其中,铸膜法具有所用聚合物可多样化、简便等优点。一般来说,高质量的量子点具有尺寸单分散性窄、量子产率高、耐光氧化、结晶性好、表面缺陷少等特点。但是有学者指出,利用简便的水相法并控制反应条件,也可获得量子产率高的ZnS量子点水溶液,尽管这时的发光带是受限态发光,发光带也比较宽。 利用水相合成法,通过控制回流温度,合成出了尺寸和发光性能可控的ZnS量子点水溶液。并用3-巯基丙酸(MPA)将该ZnS量子点的表面钝化,MPA分子有效地阻碍了ZnS纳米晶体的生长与团聚。然后进一步利用沉淀分离技术对此ZnS量子点进行了纯化处理,最终得到了较为纯净的ZnS量子点水溶液。热重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的分析结果都证实了这种立方晶结构的经MPA表面改性的ZnS量子点的形成。在此基础之上,合成了离子型聚氨酯的水性分散体,并利用铸膜法得到了ZnS量子点/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结合有效质量模型(Brus模型)和TEM的分析结果,水溶液中的ZnS量子点尺寸为4-6 nm。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ZnS水溶液和ZnS量子点/离子型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吸收光谱表明,回流温度升高(0℃,30℃,70℃)时,激子吸收峰的位置和吸收边都发生了红移,ZnS量子点表现出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根据Brus模型,70℃下未纯化的ZnS量子点的尺寸约为3.0 nm,经纯化后的ZnS量子点的尺寸为3.2 nm,尺寸略微增加;聚氨酯内的ZnS仍呈现出量子点的吸收特性。ZnS含量从0.07%增加到0.21%时,ZnS仍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说明ZnS在聚氨酯内没有发生明显的聚集。光致发光光谱表明,70℃水热处理过的ZnS量子点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而且不同温度下发光带的位置完全不同,0℃,30℃和70℃下发光峰分别位于520 nm,470 nm,400nm;用302 nm的光激发时,复合材料的发光带位于360 nm;用358 nm的光激发时,发光带位于425 nm左右,这些辐射光均是受限态发光,产生于不同缺陷点上的受限的载流子辐射再结合,这些缺限态分别有Zn原子或离子的填隙态或空位态,S原子或离子的填隙或空位态等。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我国几大苹果主产区均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霉心病病害,苹果霉心病发病呈逐年上升态势,给整个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现有霉心病无损检测方法多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采用
温室是一种典型的农业栽培设施。温室测控系统检测并控制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度、CO2浓度等)使作物在最佳条件下生长,达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期、提高经
鸡蛋在采集、加工、运输、流通过程中极易破损,这与鸡蛋和机械化养禽、鲜蛋运输包装、加工等设备之间的碰撞有关。因此,为确保采集、包装、加工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就必须深入
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耗速率,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能源仅能维持人类的发展至本世纪末。太阳能对于人类而言是取之不竭的能量来源,而氢能既提供能量又不产生温室气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能源。光电化学分解水提供一种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途径。在光电化学分解水系统中,光阳极是其中最关键的部件之一。(氧)氮化物是一类合适的光阳极材料,其中LaTaON2的太阳能-氢能转化效率理论上达到18.5%,对应于15 mA
审计费用和现金持有价值是公司财务审计研究领域的两个重要话题.审计费用高低所隐含的公司风险程度影响着投资者对公司增加现金持有量将产生积极还是消极效应的判断会导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