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为研究对象,在实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Cu和Mn,研究了微量元素Cu、Mn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饲料系数FCR、特定生长率SGR)、部分生理机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红蛋白含量Hb)、器官中微量元素(Fe、Cu、Mn、Zn)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在异育银鲫饲料中Cu和Mn的适宜补充量和饲料中的总量。试验一主要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CuSO4·5H2O,补充量分别按照2mg/kg、4mg/kg、6mg/kg、8mg/kg、10 mg/kg五个浓度梯度设计,经过8周养殖试验,进行生长、部分生理指标和14种器官组织中Fe、Cu、Mn、Zn含量测定,并进行饲料Cu补充量和器官组织中的Fe、Cu、Mn、Z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补充2~10mg/kg的Cu,饲料Cu含量为18.89~27.63mg/kg对异育银鲫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在6mg/kg组(饲料Cu总量为23.05mg/kg)达到最大值,为1.76±0.05 %/d;随着饲料Cu补充量的增加,饲料系数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饲料系数在饲料Cu补充量为6mg/kg(饲料Cu总量为23.05mg/kg)时达到最小值,为2.00±0.08。各试验组溶菌酶活力、转氨酶活力无显著差异;饲料中Cu的补充量高于4mg/kg时,鱼体全血血红蛋白含量随饲料中Cu补充量的增加而下降,补充量达到8mg/kg以上时出现明显差异。肝胰脏是Cu的主要储存场所,而Zn主要储存于肠道中。全鱼、肌肉、肝胰脏中Cu含量随饲料中Cu补充量的增加呈上升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当饲料中Cu的补充量为8mg/kg时,全鱼、肝胰脏、脊椎骨的Fe、Mn、Zn含量明显降低或达到平台。根据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肝胰脏和脊椎骨Cu含量的回归分析,考虑到饲料Cu对鱼体部分生理机能及对全鱼、肝胰脏、脊椎骨的Fe、Mn、Zn含量的影响,建议在异育银鲫饲料中Cu的补充量为7.33mg/kg、饲料中Cu的实际含量为24.18mg/kg,以此作为饲料Cu含量的控制标准。试验二主要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MnSO4·H2O,补充量分别按照20mg/kg、40mg/kg、60mg/kg、80mg/kg、100 mg/kg五个浓度梯度设计,经过8周养殖试验,进行生长、生理指标和14种器官组织中Fe、Cu、Mn、Zn含量的测定,并进行饲料Mn补充量和器官组织中的Fe、Cu、Mn、Zn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Mn补充量的增加,异育银鲫特定生长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特定生长率在80mg/kg组(饲料Mn总量为139.88mg/kg)达到最大值,为1.78±0.04 %/d;随着饲料Mn补充量的增加,饲料系数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在饲料Mn补充量为80mg/kg(饲料Mn总量为139.88mg/kg)时达到最小值,为1.96±0.07。20mg/kg组血清GPT活力9.88±4.11 U/10ml显著高于40mg/kg、80mg/kg、100mg/kg组(p<0.05);20mg/kg组肝胰脏GPT活力216.71±45.54U/10ml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血清GOT活力40mg/kg组112.46±13.52 U/10ml显著高于20mg/kg、100mg/kg组(p<0.05);肝胰脏GOT活力60mg/kg组137.37±29.10 U/10ml显著高于40mg/kg、80mg/kg组(p<0.05)。Mn元素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脊椎骨、鳃盖骨、头骨、肾脏,心脏。随饲料中Mn元素补充量的增加鳍条、脾脏、脊椎骨、鳞片、全鱼、肠道中Mn元素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全鱼、脑、肝胰脏中Cu元素的含量呈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肠道中Fe元素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趋于平稳,各器官组织中Zn元素的含量相对稳定,当Mn补充量为80mg/kg(饲料Mn总量为139.88mg/kg)时全鱼Zn含量最高。根据脊椎骨中Mn含量的折线模型分析,考虑到饲料Mn对鱼体生长、部分生理机能及对全鱼、肝胰脏、脊椎骨的Fe、Cu、Zn含量的影响,建议在异育银鲫饲料中Mn的补充量为80mg/kg,饲料中Mn的实际含量为139.88mg/kg,以此作为饲料Mn含量的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