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监管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作为一项法律移植制度,我们需要格外关注其移植之后的效用保证以及在我国本土的适应性,因此,笔者试图从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的意义着手探讨独立董事制度。 文章从三个方面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阐释: 第一部分是上市公司监管与独立董事概述,该部分主要是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进行理性的分析,上市公司的监管是全方位、多层面的:它包括来自于公司内部的监管,也包括来源于外部行政权力的监管,还有来源于外部社会力量的监管,但是每种监管机制在我国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文章试图从公司内部监管入手,探索内部监管机制的完善,而内部监管主要来自于独立董事制度,由此引出独立董事制度,并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基本的介绍。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上市公司治理报告(2003)》的分析得出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原因在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性所引发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以及监事会的功能缺失,并对我国独立董事的移植进程以及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独立董事的评价进行简单介绍,由此引出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设计的完善。 第三部分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设计,该部分紧紧围绕实现上市公司监管的目的从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制度设计、效用发挥的制度设计、与监事会的职能划分的制度设计,以及实现独立董事监管的目的的专门委员会的制度设计进行逐一的分析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设想。 文章在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论述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历史演变来探讨独立董事制度的存在价值;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指出独立董事制度的种种不足;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设计进行阐述;同时也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使人们对独立董事制度有个理性的认识。 总之,在我国通过公司法的正式制度安排,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之前和之后,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我们既要注意过分强调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现实制度的不融合性,也要注意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盲目乐观性。任何一项制度在将它转化为中国特色的制度之前,我们都需要对该制度进行合理化的改造,本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新制度主义、公共政策制定等理论,论述台湾金融改革的进程、台湾政商关系的演变及台湾第二次金融改革过程中民进党的政商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民进党推行的“二次金改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基因技术研究成果应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基因专利保护将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基因经济的发展。但是,基因
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关系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成败。台湾问题的久拖不决不仅仅由于我国自身存在的特殊历史与现实原因,更与存在
现代社会,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剧,地表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类迫切需要对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空间权法律制度随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空间权理论也为大多数国家立法和判例所确
反垄断法是市场规制法部门中较为复杂的一个分支,对公司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又是反垄断法中的重点之一,所以,对公司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的模式选择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比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