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原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之子。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有《通志堂集》,词集名纳兰词,有单行本。又与徐乾学编刻唐以来说经诸书为《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勤于笔耕,作品涉及诗、词、文、赋诸多领域,是位多产的作家。参照诸体,纳兰性德的文学创作以词为最具特色。纳兰词之所以动人心弦,主要因为其词以情感内容的真切和艺术表现的哀婉取胜,展示人间的至性至情,体现了悲剧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纳兰词自面世以来就颇受欢迎,由清代至今评价不绝。本论文在讨论纳兰词之前,首先对其文化语境清词中兴略作探讨,第一章先介绍清词中兴的概况及其出现的缘由,分析纳兰词产生的必然性。将清词中兴的外在标志与产生缘由区分开来,这是介入“清词中兴”这一文化语境与纳兰词风二者关系的一个契机,然后,着重分析纳兰性德的创作,突出纳兰词。关于纳兰性德的词风,过去通常以哀感顽艳统称之,这种把纳兰词多种风格简化的做法显然是不全面的。纳兰词中题材不一,他的创作中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因而呈现在词风上具有多种风格。根据纳兰词的创作实际,我们把纳兰词的风格概括为三种类型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着重论述纳兰词幽艳哀怨、真切自然及雄浑悲慨的典型风格。第三章从时代背景、政治生活、家世家史、婚姻生活、词人的个性特征等方面逐一探索以上风格形成的原因。论文余论部分列举历代词学家对纳兰词的诸多评论,探讨纳兰词的地位和影响,大家的评价十分中肯,认为性德可谓继承南唐余绪,词风极似李后主,纳兰词中的小令成就不凡,可以独步有清一代词坛。纳兰词与陈朱词鼎足,却以天趣取胜。在清代词坛,纳兰词的地位举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