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苗期低温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番茄苗期低温下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本试验以耐寒性较强的品种1386、1481和耐寒性较弱的品种010为试材,分析测定了番茄幼苗在6、10、15和25℃的不同温度处理下POD、SOD活性;MDA、叶绿素、游离脯氨酸、自由水、束缚水含量;观察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不同的低温胁迫下,番茄生长受影响的程度不同。15℃下植株受影响程度较小,短期胁迫后,可以恢复生长,10℃次之,而6℃下植株受伤害程度最重。 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下降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小。POD和SOD活性在低温胁迫的初期有所降低,以后在低温的诱导下增加,在胁迫时间的两周左右酶活性达到最大。随胁迫程度的加强,POD活性增加的速度和幅度也增加,耐性强的品种POD活性增加量多;10℃胁迫下,能诱导出SOD活性的最大值,耐性强的品种SOD活性增加的速度快,幅度也大。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在品种间和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增加,随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快且多,而其MDA含量却增加的慢且少;自由水含量的降低幅度和束缚水含量的增加幅度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加强,耐性强的品种自由水含量降低幅度大,束缚水含量增加幅度也大,冷敏感品种则相反。MDA含量变化在品种间和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低温损伤了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叶绿体部分膜解体破裂,类囊体片层结构排列紊乱,变形或扭曲,细胞内有较大的淀粉粒和大量嗜锇颗粒的积累。 低温下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MDA含量、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可作为番茄耐低温性鉴定较好的生理生化指标。
其他文献
自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在国际社会上也成为了被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面与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