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城市血液透析机构服务现状及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4个城市血液透析机构服务现状,并探索血液透析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血液透析人群HCV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8月~10月在四个城市血液透析机构开展调查,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对血液透析机构和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血液透析机构的服务现状;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数据分为抗-HCV阳性和抗-HCV阴性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的12所血液透析机构共有床位348张,2014年上半年共计透析量为84546人次,透析机总数为346台。12所血液透析机构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为2.26%,HBV感染率为8.58%,梅毒感染率为0.84%,HIV感染率为0.00%;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高于我国一般人群。2.12所血液透析机构中护士需要负责操作的透析机数量多,43名(64.2%)医护人员表明每名护士需要同时负责5-6台透析机的操作。12所血液透析机构中,设置急诊透析机的有11所、存在透析器复用的有1所、具备HCV RNA检测能力的有2所,12所机构都对HCV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隔离治疗。在血液透析治疗操作过程中存在血液透析患者共用治疗物品的情况,血液透析患者的输血和透析器的破膜较以往有所减少。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最终筛选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肾移植史(AOR=8.500, 95%CI:3.170~22.794);血液透析总时间(AOR=3.682,95%CI:1.544~8.784);与无输血史相比,1998年前输血史(AOR=4.713,95% CI:1.494~14.870)和1998年后输血史(AOR=3.532,95%CI:1.055~11.828)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2所血液透析机构服务规模较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高于我国一般人群;12所血液透析机构对HCV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都采取隔离治疗,但是血液透析机构HCV RNA检测能力较低,仅2所(16.7%)的血液透析机构具备HCVRNA检测能力,因此应当提高血液透析机构HCV RNA检测能力。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总时间,其他危险因素为肾移植史和输血史。完善的感染控制措施在阻止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而本次现场调查的12所血液透析机构在感染控制措施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患者中HCV的传播。
其他文献
就如何加强医疗安全进行探讨。提出:强化医务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诊疗程序;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医疗质量水平;加强环境安全,找查安全隐患;改善服
从振动力学的理论出发 ,对现行抽油杆柱的振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对其修改的必要性。从修改后的力学模型出发 ,利用振型叠加法对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 ,只有当激
氮化防腐油管是由胜利孤岛采油厂研制开发的用于解决油、水井油管腐蚀或偏磨问题的新型防腐油管,经过室内试验评价,其耐腐蚀性能优于其他防腐蚀油管。经过胜利油田200余口井
文章以北京市为例,从分析其房地产市场现状入手,探讨保障性住房理想的运行机制。分析发现,北京市房价泡沫化严重。文章还从房价走势机理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对房价调控的意义。
《纳尼亚传奇》是英国著名学者刘易斯的一部畅销欧美的儿童读物。随着据该书改编的电影《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橱》在全球的热映,原著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和青睐。本
当前,恐怖主义在世界各地不断蔓延,对国际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无论是在国际范围和是在我国国内暴恐案事件频发,受境内与境外、历史与现实、网上与网下多种因素综合
陕北方言赋予了陕北民歌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是陕北民歌的演唱,还是陕北名歌的创作,都与陕北方言紧紧相依,密不可分。独具特色的陕北方言使陕北民歌呈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将陕
文章从宪法文化的基本含义入手,通过对我国目前宪法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现状的分析,认为过度的关注西方宪法文化和宪政制度的移植不符合当前宪政建设和宪法文化构建的要求,我国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进行植被调查基础上,对不同恢复年限退耕地的植被演替规律和物种多样性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退耕后50 a的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调查样方
本文在强制性技术变迁假说下,针对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特有的变迁机制,构建了一个包含经济过剩和结构失衡特征的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框架。文章以此框架为基础,从理论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