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4个城市血液透析机构服务现状,并探索血液透析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血液透析人群HCV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8月~10月在四个城市血液透析机构开展调查,本研究采取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横断面调查,对血液透析机构和医护人员进行调查,了解血液透析机构的服务现状;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数据分为抗-HCV阳性和抗-HCV阴性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的12所血液透析机构共有床位348张,2014年上半年共计透析量为84546人次,透析机总数为346台。12所血液透析机构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为2.26%,HBV感染率为8.58%,梅毒感染率为0.84%,HIV感染率为0.00%;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高于我国一般人群。2.12所血液透析机构中护士需要负责操作的透析机数量多,43名(64.2%)医护人员表明每名护士需要同时负责5-6台透析机的操作。12所血液透析机构中,设置急诊透析机的有11所、存在透析器复用的有1所、具备HCV RNA检测能力的有2所,12所机构都对HCV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隔离治疗。在血液透析治疗操作过程中存在血液透析患者共用治疗物品的情况,血液透析患者的输血和透析器的破膜较以往有所减少。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最终筛选出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肾移植史(AOR=8.500, 95%CI:3.170~22.794);血液透析总时间(AOR=3.682,95%CI:1.544~8.784);与无输血史相比,1998年前输血史(AOR=4.713,95% CI:1.494~14.870)和1998年后输血史(AOR=3.532,95%CI:1.055~11.828)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12所血液透析机构服务规模较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高于我国一般人群;12所血液透析机构对HCV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都采取隔离治疗,但是血液透析机构HCV RNA检测能力较低,仅2所(16.7%)的血液透析机构具备HCVRNA检测能力,因此应当提高血液透析机构HCV RNA检测能力。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与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血液透析总时间,其他危险因素为肾移植史和输血史。完善的感染控制措施在阻止血液透析患者中血源性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而本次现场调查的12所血液透析机构在感染控制措施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患者中HCV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