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是我国国土资源重要的储备,是我国城市发展未来的希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利用山地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复杂化,人们对山地城市空间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之下,选择合理的山地城市设计技术来营造适应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活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合理的山地城市设计技术有助于统筹城市资源分配问题,从而形成合理的布局结构,满足建设同环境资源、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山地自然环境的复杂使得在山地城市设计中必然会遇到诸多与平原地区不同的特殊问题,这便要求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必须形成专门针对复杂山地环境问题的城市设计技术系统,而这种技术系统的形成则有赖于对山地城市所处的自然环境、人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以及城市自身发展三者之间关系的宏观综合把握,保证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本身并无对错之分,但不可忽视的现代山地城市诸多“城市病”的产生或多或少的与山地城市设计技术有关,因此在探讨技术方法之前还必须明确技术的选择观,也即是本文将要研究的“技术观”。本文通过对山地城市生态可持续、人文关怀以及现代多元技术观的整合,最终形成“适宜性”山地城市设计技术选择观,即讲求因地制宜性,而非其“先进与否”,并提出了“利用——改造——营建——防护”的技术方法路线。最后在适宜性山地城市设计技术观的指导下,探讨适应山地特殊地理环境的适宜技术方法,营造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的现代山地城市空间。据此,本文的行文框架为:第一章,绪论部分:明确研究的缘起、意义以及研究范围与内容,对文章的研究背景有所介绍和对研究内容有所限定;第二章,山地城市设计传统技术方法和技术观研究:系统总结国内外山地城市空间营造的具体技术方法极其思想变迁,并分别对其技术方法和技术观进行总结,从而对现代山地城市设计技术观与技术的形成做出启示作用;其同时也是对相关研究综述的进一步补充;第三章,现代山地城市设计技术特点及问题探讨:分析山地城市、山地城市设计的特点并明确山地城市设计技术的对象及其特点,同时探讨现代山地城市设计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现象及其原因,也是文章的“发现问题”部分;第四章,现代山地城市设计适宜技术观探讨:在明确山地城市技术问题的情况下,尝试建立一个适应现代山地城市的技术系统,提出其原则、目标及其构成要素,并进一步整合各种技术原则和技术观,形成现代山地城市设计的“适宜性”技术观;第五章,现代山地城市设计适宜技术方法研究:在“适宜性”山地城市设计技术观的指导之下,通过整合高技术与传统技术,在生态环境营造、地形条件改造、景观环境塑造、多维交通组织、空间形态布局以及城市防灾减灾等六个方面提出适宜的技术方法,是文章最核心的章节,即解决问题部分;第六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文章中的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