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我国政府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宏观区域、大经济带、大经济区、省域、大城市层面的研究,对于欠发达地区中小城区层面的研究则较少。本文选取河西走廊上的代表性城市-甘肃省所属中级城市张掖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描述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8)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变动特征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当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社会效应和原因,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1978-2008年间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在逐步增加,但增长幅度呈现明显差异;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在总体扩大的趋势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张掖市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变化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过程;张掖市各县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差较大,但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张掖市各县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后,出现细微的回落苗头;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布具有东西分层的结构特征;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遵循甘肃和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规律;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低于甘肃和全国水平,且与甘肃和全国之间的差距较大。
在分析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社会效应之后。本文认为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经济转型与区域倾斜政策、区域产业结构特性、地方政府的制度缺陷、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差异共同构成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成因。为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对策建议: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富民战略;政府搭建惠农平台,建立健全富民机制;大力实施推进城镇化进程战略,建设全省-流特色中等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步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共建农民增收新保障;实施科教兴市、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