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自主性与制度空间的生产——关系就医的社会学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虽然对药价进行了多次调控,医保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民众看病的负担依然在加重。在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关系就医”就成了很多民众的就医选择,希望通过“关系就医”节约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在正式医疗制度体系下医生本应按照国家规定以及行业标准和道德来进行医疗行为,但“关系就医”下医生可以用自主行动的弹性制度空间来为“关系户”减少医疗费用。本研究将分析这种弹性制度空间的是怎样被生产出来的以及医生是如何在弹性制度空间中实现“关系就医”的。  以往对“关系就医”的研究多是从文化视角、社会资本视角和风险博弈视角进行的,本研究选择从职业自主性的视角出发对“关系就医”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随着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在专业医学知识武装下的医生职业控制不断加强,通过分析医改前后医生的诊疗行为分析医生职业性的发挥。同时医生的执业行为受到了国家、医院以及行业协会三个方面的约束,通过分析得知由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也存在专业医学知识的壁垒,医院与医生组成的利益联合体以及行业协会实际监督权力的悬置,使得医生行动的弹性制度空间产生。在这种弹性制度空间内医生可以发挥自身的职业自主性,在面对“关系就医”时采用不同的行为模式,通过减少处方用药,主动增加手术难度等实现关系户的“关系就医”。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取代他们的父辈逐渐成为了我国入城打工的主力军。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身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要求更高,他们大多都非常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各地方言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语言交流上的困难和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受宥于本民族的语言
中共中央今年9月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党校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党校事业实现新发展的重要契机。《条例》集中体现了中央对党校工作
社区是社会的微观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以来,城市社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社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社区志愿服务——也从小到大、由
中央政府在2001年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后,确立了“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政策。受此政策引导,全国各地的部分农村学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