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M.Goppert-Mayer从理论上证明了同时吸收两个长波长光子也同样可以实现分子或是原子的能级跃迁,1961年Kaser和Garrett报到了首次观测到双光子吸收导致的频率上转化荧光证实了三十年前M.Goppert-Mayer的论断的首次成功试验。从此以后,科学界出现了一个关于研究双光子和多光子过程的新领域。由于双光子吸收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性能在光限幅、3D微制造、3D存储和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科学家们在探索更有效的大双光子吸收截面和其他优异性能的分子结构,并且研究了影响双光子吸收吸收截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共轭长度、分子平面性、官能团以及对称性等。由于DPP及其衍生物具有发色值高、色泽鲜艳、具有优良的耐候性、流动性、遮盖力和耐化学品等性能,最近很多文献对DPP的的一些衍生物进行了报道,它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证明了DPP衍生物的高荧光,高光电性能。我们以二苯胺和三苯胺作为供电子端基,连接作为吸电子中心的DPP的3,6位,合成了新型D-π-A-π-D双光子吸收材料,所得产物DPP-DPA(δmaxTPA=1200GM,Φ=0.37)和DPP-TPA(δmaxTPA=930GM,Φ=0.46)具有优良的双光子吸收性能。随着十字形共轭交叉分子的出现,它给分子探针、分子开光、非线性光学材料、场效应管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其中,比较显著的就是推拉电子基团功能化的十字共轭交叉分子,研究表明,它具有非常新颖的光电性质。本文以蒽为中心,应用新型的合成路线合成了两种新的带有供电子-吸电子体系的十字型分子CDAE(δmaxTPA=2670GM)和CDAV(δmaxTPA=2570GM)和其相应的线性分子B26A(δmaxTPA=470GM)和B910V(δmaxTPA=160GM),在这里我们还引用了以前课题组合成的C4DE、C4DV、B910E和B26D作为对比,研究了它们的前线分子轨道性质。结果表明,与相应线型分子相比,十字形分子的荧光发射都发生大的红移且双光子吸收截面得到强化。这与我们熟悉的苯中心的十字形分子的情况不同,它们没有出现双光子吸收强化,前线分子轨道研究结果和溶致变色行为说明带有供电子吸电子的十字形分子(CDAE和CDAV)的HOMO和LUMO轨道具有空间分离的特征,在双光子分子探针方面将有很大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