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实体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和根本,越来越受到经济政策的支持,而作为实体经济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制造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商业银行信贷是企业融资的首选渠道,但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期限一般是1~3年,由于制造型企业有着其特有的产品生产周期,这就造成了企业的生产周期与信贷期限之间存在一定的期限错配,给企业的现金流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面临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对于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应当提前做好风险规避措施,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以降低由于信贷期限错配引起的财务风险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本文针对信贷期限错配给制造型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立足于期限错配、财务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及现状评述,并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深入了解期限错配的理论背景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的实际意义,以及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产生的实质性影响;其次,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分析:从生产型企业的组织架构介绍,到了解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以及产品的生产周期,并且根据企业在金融机构信贷前的财务状况分析各项财务指标来确定商业银行对其信贷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再将商业银行信贷后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企业信贷期限错配情况下各项财务指标的优劣来判定现金流出现缺口可能的几项潜在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于企业产品生产周期的每个阶段的现金流以及商业银行还款的现金流做出分析,通过对比其各个时期现金流的线性变化,找出由于信贷期限错配是引起的企业的现金流无法覆盖商业银行还款的现金流的根本原因。最后根据前期分析财务数据所得到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针对企业信贷期限错配带来的财务风险管理提出相应的举措和建议,以提高制造型企业应对此类财务风险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