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摄模式在法律适用中的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ob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除了导论和作为结论的最后一章之外,其余部分分为三章。在导论部分,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论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司法裁判中的涵摄推理模式;二是阐述了研究意义,笔者认为,正确认识涵摄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三是指明了本文研究的视角即参与者视角、法官的视角,最后简要说明了一下本文的论述结构。第一章介绍了几种法律适用的不同范式:逻辑演绎模式,等置模式,解释型模式。对此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支持涵摄模式与反对涵摄模式的观点,双方都将注意力集中到涵摄模式的逻辑结构的作用上,将涵摄视为一种法律适用的技术,在这一层面上的理论分析都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因而需要引入新的分析框架。此外,对于涵摄还可以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来理解,整个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涵摄的过程。第二章以法律论证理论,尤其是阿列克西提出的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理论为分析框架,来研究整个法律适用的程式。在阿列克西的论证理论体系中,内部证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涵摄推理的过程,而通过对涵摄推理的程式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其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此外,涵摄模式还在外在方面产生功效,保证法官恪守法律约束,实现同等案件同样处理。在本章的最后以一个现实中发生的案件为分析对象,以此来加深我们对涵摄模式作用的理解。第三章分析的是涵摄模式的条件以及其局限性。在法律适用中,涵摄要正常发挥其功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以及确定的案件事实,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整个涵摄推理就无法进行。除了上述条件的限制之外,涵摄模式在法律论证体系中的位置决定了该种法律适用模式还存在一些局限性,表现为:其不能保证推理前提的正确性、无法满足实质正义的要求、基础性理由的缺失以及具体裁判后果不明确等问题。涵摄模式在法律适用中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点应当予以充分肯定,当然不可否认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在论证理论的框架下,涵摄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万能之物,因而,我们需要以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涵摄模式。
其他文献
<正>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中国东北地区四大国际机场之一,东北亚区域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设有韩国、日本、俄罗斯、泰国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23条国际航线,通航城市73个
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比较重要,阅读教学更被称为"重头戏"教师不惜花大力气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但许多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依然没有明显地提升,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在
ADAMS是一种对复杂机械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工程软件,但是这种软件的实体建模能力不够强大。因此,人们常用Pro/E、UG和Solidwork等CAD软件进行建模,然后采用ADAMS进行机械系
队列研究在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为Ⅱ级证据,仅次于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医疗防治措施评价的重要证据来源之一。近年来开始在传统医学疗法评价中得到应用。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
<正>情况说明是一种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文体,当单位或个人需要对某项工作或某一问题、某一事件向公众、有关部门或个人作出解释说明时,都会用到。情况说明有用于个人的,如公务
<正>新闻背景运用,是新闻报道中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然而不少人在新闻报道中,该运用背景材料的时候没有很好地运用,使读者不能"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而不必用的时候又滥用,
当今养猪业面临的诸多困惑之一就是猪病越来越复杂,加上保护性抗体表里不一,致使诊断不易,在生产上表现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综合性/试探性用药、用疫苗、盲目施治,或者是滥用兽药
从"患者报告的资料"角度评估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的概念出发,论述了目前国外关于病人报告的临床结局研究成果,并以中风痉挛性瘫痪为例,探讨如
背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disorder,CVD)常导致色素沉着等皮肤营养改变,如不能获得有效治疗,可发展至皮肤溃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目的:评估脉络舒通颗粒和喜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