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分析盆腔肿瘤患者中放射性肠炎患者与非放射性肠炎患者在放疗前的肠道菌群差异,评估肠道菌群和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预防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及可能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前后1周内的粪便标本,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放射性肠炎相关症状的随访。研究对象分组:根据有无发生放射性肠炎,分为放射性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盆腔肿瘤患者中放射性肠炎患者与非放射性肠炎患者在放疗前的肠道菌群差异,评估肠道菌群和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预防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及可能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前后1周内的粪便标本,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放射性肠炎相关症状的随访。研究对象分组:根据有无发生放射性肠炎,分为放射性肠炎组和非放射性肠炎组,根据放射治疗的前后分为放疗前组和放疗后组。粪便标本外送基因公司进行16S r RNA测序及分析(V3-V4区域),通过DNA提取,PCR扩增,荧光定量,文库构建及测序分析不同组别菌群丰度及多样性。本研究均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临床特征采用卡方检验(personX~2)或Fisher的精确检验。所有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可信区间采用95%的可信度,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一共纳入46例患者,收集68份粪便样本(放疗前46份,放疗后22份),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为56.52%。放疗前放射性肠炎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较非放射性肠炎组减低,而β多样性较非放射性肠炎组升高。放射性肠炎组的菌群丰度较非放射性肠炎组的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在放射性肠炎组减少,而变形菌门丰度增加。放射性肠炎组中克里斯滕森菌科、S24-7菌科、Bacteroides-plebeius、Bacteroides-sp-4-1-36等菌丰度明显增加,而红蝽菌目、乳酸杆菌科、弧菌科、理研菌科、梭状芽孢杆菌、丙酸杆菌属等36种菌类的丰度较非放射性肠炎组明显减低。所有放疗后的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和菌群丰度均较放疗前减低,其中放射性肠炎组中放疗后普雷沃氏菌科、共生拟杆菌等益生菌含量明显减低。结论:本研究提示,盆腔放射治疗可导致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及丰富度减低。本研究还发现,放疗前放射性肠炎组与非放射性肠炎组存在差异性菌群,放疗前患者肠道中产短链脂肪酸菌类的减少和变形菌门的增加可能与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其中约有15%-20%的乳腺癌患者是HER2阳性,这部分患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HER2阳性的患者可受益于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的治疗,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HER2阴性的患者对抗HER2的靶向药物不敏感,通常对其使用化疗治疗。临床上使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原位杂交来检测乳腺癌样本的HER2状态,但临床上HER2状态的检测结果在不同实验室之间或不同检测方法之间
目的: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放疗与机体的肿瘤免疫息息相关,放疗通过产生新抗原、调节细胞因子释放、提高肿瘤对免疫细胞杀伤作用,而肿瘤免疫治疗利用生物学手段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识别和攻击能力可增加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目前文献报道,免疫治疗期间接受抗生素(antibiotic,ATC)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两种药物治疗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系统从而产生治疗抵抗。而对于直肠癌,免疫反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化学的概念得到了化学家们的认可和期待。电化学催化合成、光催化合成、无金属催化合成、固态催化合成、微波辅助催化合成、无溶剂合成和环境友好型溶剂合成已成为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含氮官能团的小分子物质,如酰胺键、苯并咪唑、喹唑啉酮等,一般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因此,它广泛存在于各种小分子药物中。本文探讨了利用各种绿色合成化学相关技术合成小分子含氮物质的四种方案
目的:1.提取ADMSCs-Exo(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2.观察ADMSCs-Exo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的影响。方法:1.ADMSCs(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传代及鉴定:酶消
目的:1.通过分析乳酸脱氢酶C4(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 C4,LDH-C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了解LDH-C4的表达情况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2.明确LDH-C4过表达对肝细胞癌细胞Bel-7402的细胞生物学行为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基于高通量肝癌和癌旁组织芯片结果,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IHC)检测肝细胞癌癌组织中L
【目的】比较标准电压和高电压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作用于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对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大鼠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DRG超微结构和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表达的变化,探讨高电压脉冲射频的相关机制并为推广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p
目的:为了实现个体化预测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概率,研究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预测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就诊于我院且术后分期为I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术后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程序,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复发生存率并绘制生存函数曲线,联合log-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并发症、临床恢复效果,进一步阐述腹腔镜辅助Soave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技巧及经验、临床疗效及预后,指导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明确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的5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病例,以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为腔镜组,以经肛门心形吻合术或经腹心形吻合术为开放组。腔镜组25例,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三维重建系统,对右锁骨下动脉、右颈总动脉及颈胸交界平面进行重建,分析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与颈胸交界平面之间的关系,利用此关系,在术中根据右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置,判断出颈胸交界平面的大致位置,以便更准确地进行颈胸部淋巴结分区。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胸外科、资料完善的73名患者,所有患者的胸部CT薄层平扫+增强影像资料均经IQQA三维影像解读分析系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替格瑞洛转换为氯吡格雷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行PCI治疗,并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ACS患者307例。通过电话或门诊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出院后12个月内替格瑞洛转换为氯吡格雷的发生率、原因,并将患者分为降阶治疗组(替格瑞洛转换为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