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瘤(Glioma)属于神经外科领域非常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其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以上,该肿瘤不仅发病率较高,而且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相当复杂,治疗后复发率极高,患者预后差,高致死、高致残,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手段已变得多种多样,但是开颅手术切除病变仍是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措施。目前显微外科手术作为治疗胶质瘤的主流手术方式,在多种新技术的辅助下发挥出来的优势越加明显。胶质瘤的显著性质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的存活时间及生存质量,初次手术时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近年来许多新的技术已经应用于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中,例如术中实时神经导航立体定向技术、术中实时MRI成像技术、术中实时彩超引导技术等。术中荧光引导下显微手术借助荧光物质来让肿瘤组织实现有效的染色处理,方便使术者更好地对脑组织以及其肿瘤所在的边界情况进行确定,在保证患者生活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对肿瘤实现有效的切除处理。当前荧光素钠引导显微手术操作的相关技术在全球诸多医疗机构得以很好地运用,与此相关的实验研究证实这项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提高手术操作切除肿瘤的全切率,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 目的: 探究荧光素钠引导显微手术技术在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 方法: 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01月至2017年0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患者临床资料,经过筛选后有30例患者符合要求;回顾性分析3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为实验组在荧光素钠显影引导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调整显微镜至合适的荧光模式下,术者根据荧光显影的范围进行肿瘤边界判定、切除;15例为对照组行传统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对肿瘤实体部分取一处病理,用于明确肿瘤的性质;两组病例术后3天内常规行颅脑MRI增强扫描,根据强化范围估算切除肿瘤的程度并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1、荧光素钠引导显微手术组经过筛选后一共入组15例,传统显微手术组经过筛选后一共入组15例。荧光素钠引导显微手术组患者应用荧光素钠后未出现荧光素钠不良反应。 2、术后72小时内所有患者均行颅脑MRI检查,荧光素钠引导显微手术组实施全切操作处理的是14例(是整体所在的93.3%),而传统显微手术组实施的全切操作处理的是9例(是整体所在的60.0%),经过对两组的全切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3、荧光素钠引导显微手术组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为73.3%,传统显微手术组6个月无进展存活率为66.7%,两组患者的6个月情况下无进展生存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 结论: (1)术中引入荧光素钠引导显微手术完成对胶质瘤相关的切除操作可以较为明显的提高肿瘤的全切率,这种差异在高级别胶质瘤的手术治疗中尤为明显。 (2)荧光素钠引导手术与传统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相比,患者在术前以及其术后表现出来的神经功能情况并不呈现较多的差异表现。 (3)荧光素钠引导手术完成对胶质瘤相关的切除操作能够很好地增加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同时可降低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