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沱江茎瘤芥产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茎瘤芥一种蔬菜,是制作榨菜的原材料。四川榨菜中外闻名,产品营养丰富,含有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并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风味。它是老幼皆宜,居家旅游的上乘佐餐佳品。随着科技发展,人民生化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品质和安全等问题日益重视。四川沱江作为茎瘤芥主产区,产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如何?其所产茎瘤芥为何优质?近几年大量出现的茎瘤芥软腐病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成为我们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本论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内江市沱江乡茅蓬寺村、兰家寺村、中心村、龙门村开展农业地质调查,查明该区土壤、水、大气、生物等环境介质中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软腐病实验及钾肥实验,找出了导致茎瘤芥软腐病菌,发现钾肥的抗软腐病及促进茎瘤芥生长的效应;同时开展茎瘤芥吸收富集研究,使我们更好的对研究区进行茎瘤芥种植规划。通过对沱江乡茎芥瘤产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以中性和弱碱性为主,元素空间分布不均匀。土壤中Cd、Mg、P的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富集系数分别为3.41、1.68、1.42,而CaO、Se、As、I的背景值低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富集系数分别为0.72、0.70、0.33、0.22;其余元素含量与全国背景值基本持平。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As、Cu、Cr、Hg、Ni、Pb、Zn的含量较低,85%以上处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d元素含量稍高,85%处于二级标准,其原因主要是受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影响。实验研究证明茎瘤芥软腐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肠杆菌科、欧氏杆菌。同时通过施肥实验,得出无论何种地层,壤土上使用钾肥都能够降低茎瘤芥软腐现象。当K肥施肥浓度在300时(385ppm),茎瘤芥感病指数最低,即使用300~400ppm的K肥可以预防茎瘤芥感软腐病,且当K肥施肥浓度在300~400ppm时,茎瘤芥高、基茎生长均有利。植物中的元素绝大部分来自土壤,生物富集系数能说明元素从土壤中转移到植物体的程度。研究区茎瘤芥根茎能从土壤中吸收近18倍的Fe元素,说明研究区茎瘤芥根茎有富集Fe元素的特征。茎是茎瘤芥的主要食用部分,对重金属的高富集可能会对茎瘤芥的品质、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控制土壤中Fe元素含量很重要。根据图论理论的交并集理论实施茎瘤芥的种植区圈定,形成茎瘤芥种植区综合评价图,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茎瘤芥主要种植区、茎瘤芥种植扩展区和非茎瘤芥种植区三大类型,沱江乡大部分区域属于适宜种植茎瘤芥区,该种植区的圈定为沱江乡茎瘤芥的种植提出了规划和建议。
其他文献
居延泽古湖盆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全新世乃至MIS5阶段曾发育巨大古湖,后因风沙侵蚀环境变化,导致河道断流,湖泊消失,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沙漠、戈壁景观,这一
随着机器人应用数量的不断增加,故障也不断增加,特别是老旧设备。撇开机器人应用的外围设备,维修包括本体、控制器、连接电缆及附属件,机器人有故障大部分会找原厂维修。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