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截骨内固定术联合环状韧带修复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META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儿童孟氏骨折在儿童四肢创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但是临床中常常因各种原因导致此类损伤的延误诊断和治疗,最终发展为陈旧性孟氏骨折。在以往手术过程中,针对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选择,人们常常采用尺骨截骨内固定联合环状韧带修复术来加强并稳定复位后的桡骨头,从而达到治疗此疾病的目的。然而,近几年以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临床随访等回顾性临床病例资料的增多,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关于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联合韧带修复这一术式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因为在修复韧带的过程中,手术步骤较为繁琐并且创伤范围较大,进一步扩大了局部的软组织损伤程度。所以大多问题出在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中。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单纯行尺骨截骨术治疗后亦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虽然目前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了关于术中不加做环状韧带修复来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术后疗效的相关分析及影响,但大多都为小样本量的研究,其有效性仍不能明确,因此最佳结论难以获得,这就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以及更高等级的循证医学方法分析后才能得到。研究目的:对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两种不同术式(尺骨截骨内固定术联合或不联合环状韧带修复术)的术后疗效进行Meta分析。研究方法:检索时间从1979年1月至2017年10月之间的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采用尺骨截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所有文献,并分析术中行韧带修复术与不行韧带修复术的所有对照研究的相关文献,包括: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随后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对儿童此类损伤术后的相关并发症进行质量学评价。主要研究分析的术后并发症内容包含:出现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术后桡骨小头发育不良的发生率、肘关节优良率的功能评分以及桡骨小头出现再脱位的发生率。将所提取出的资料录入Revman5.3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数据行综合分析,此软件由Cochrane协作网提供。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评价后,总共有八篇相关研究文献被纳入此次研究中,其中前瞻性研究有一篇,回顾性研究有七篇。经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在术后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方面,韧带修复组与未修复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8,OR=2.08,95%CI=0.92,4.71)。在术后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的发生率方面,环状韧带修复组的前臂旋转受限率明显高于未修复组,两组相比后发现,存在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07,OR=2.57,95%CI=1.29,5.14)。在术后桡骨小头发育不良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6,OR=7.65,95%CI=0.92,63.84)。在术后肘关节优良率方面,经性分析发现未修复组较修复组术后能够获得更好的恢复效果。术后桡骨小头复发性脱位发生率方面,环状韧带修复组较未修复组低,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4,OR=0.50,95%CI=0.26,0.96)。研究结论:据现有的资料分析后发现,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过程中,单纯采用尺骨截骨术的术后疗效可能优于尺骨截骨矫形内固定联合环状韧带修复术。并且,前者可明显降低术后前臂旋转功能受限的发生。但是,前者并不能降低术后桡骨头复发脱位的风险。最终确定这一结论可能还需更大样本的、多中心的、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佐证。
其他文献
<正>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当前民
目前,中国临床生殖医学的前沿技术发展很快,但对80%的不孕不育人群的医疗市场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支持,基层医疗单位缺乏规范的诊治不孕不育的机构和合格的专职人员[1],
文章选取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指标中的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人均医疗经费支出、人均社会保障经费支出和人均科技经费支出4个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章基于目标企业股东对于兼并协同度具有不完全信息的现实,在使用实物期权方法求解了兼并参与双方价值函数和决策阈值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兼并成功概率最大化为决策目标的主并
目的比较完全血运重建(CR)与非完全血运重建(IR)对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 578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的MVD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案分为CR组(387例)与I
针对半挂汽车列车低速机动性差和半挂车第三轴轮胎磨损严重的问题,可将半挂车第三轴设计成随动桥。基于对随动桥基本结构和转向原理的分析,在Adams/Car软件中建立了普通半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