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果蔬多酚氧化酶氧化茶多酚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zhonghua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黄素不仅具有如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抗菌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功能,还可以作为食品天然色素。茶叶中茶黄素含量很低,多酚氧化酶(PPO)的酶促氧化聚合反应可以将儿茶素转化成茶黄素,从而使茶黄素的生产具有实际价值。PPO广泛存在于植物(如土豆、荔枝、水蜜桃、苹果、蘑菇、豆类、甘薯等)组织中。本课题旨在利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天然PPO氧化茶多酚,以茶黄素含量和色度为主要指标,探索出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产品品质指标可控的的“红色茶多酚”,以期用于诸如豆制品等食品的天然色素,为茶多酚行业综合深度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环境友好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对梨、土豆、山药、苹果、红薯中的PPO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5种PPO的酶活力依次是梨PPO633U/mL、山药PPO310U/mL、土豆PPO286U/mL、红薯PPO143U/mL、苹果PPO35U/mL。其次研究了梨PPO制备茶黄素的最佳反应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探索了茶多酚与丰水梨质量比为1:1~1:50,10℃~25℃,pH3.5~pH6.5,以及20min~60min的反应条件下丰水梨PPO氧化茶多酚形成茶黄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酶与底物质量比、温度、时间及pH值4个因素对茶多酚氧化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茶多酚与酶源质量比为1:40、反应温度20℃、pH5.5、反应时间40min条件下所得产物的色度值a最大为24.1±0.18,产物红色程度最深;正交实验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茶多酚的氧化均有显著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茶多酚与丰水梨质量比为1:40、时间40min、温度25℃、pH5.5。经HPLC法检测产物中茶黄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最优条件下可制得茶黄素占总酚含量76.95±0.12%的茶多酚混合物。色度值a最大为24.7±0.23、产物红色程度最深。再者比较研究了梨、土豆、山药、红薯、苹果5种天然果蔬PPO氧化茶多酚形成茶黄素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5种天然PPO对茶多酚的氧化能力依次为梨PPO>土豆PPO>山药PPO>甘薯PPO>苹果PPO。然后比较研究了梨+土豆、梨+山药、梨+红薯、梨+苹果4种复合天然PPO氧化茶多酚形成茶黄素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4种复合天然PPO对茶多酚的氧化能力依次为梨+土豆PPO>梨+山药PPO>梨+苹果PPO>梨+红薯PPO。梨+土豆复合PPO制备的茶黄素,其含量占总酚含量88.13±0.15%,且高于梨PPO单独作用时的对应值76.95±0.12%。最后对影响梨+土豆复合PPO制备茶黄素的温度、酶源比例及pH值3个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茶多酚氧化效果最优的反应条件为,酶源与茶多酚质量比为1:40,梨/土豆质量比2:1,pH5.5,温度20℃,所得终产品中茶黄素与总酚含量的比值高达94.55±0.17%。经高精度测色仪测定梨+土豆PPO氧化产物的色度a为25.8±0.26。
其他文献
实验目的: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或祖细胞水平的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但由于具体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为研究教师自主支持认知与自主支持行为的相关性,以70名中学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著名学者Deci编制的问卷为工具,采用2种量化分析方法选择出高自主支持认知水平和低自主支持
以江西省婺源县为案例,通过对其中若干不同乡村旅游社区的制度变迁路径进行分析比较,发现:(1)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交替出现,这种交替主要取决于制度框架内各利益相关者的
h指数作为评价作者科研绩效的一项有用指标,已经经过科学评价学界和情报领域的广泛以及深入研究,h指数是以作者被引次数为评价依据的单一评价指标,所以在评价作者科研绩效以
转录调控因子是一类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进而控制生物细胞学过程的蛋白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耐逆抗病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中WRKY转录调控因子家族是
冬青叶鼠剌成年植株周围实生幼苗较少,将其种子在实验室进行萌发试验,初步探究其萌发特性。结果表明,当年成熟种子在25℃度的恒温培养箱中第5天开始发芽,13天发芽结束,不同个
本文主要针对酯基季铵盐中柔软功效较差的三酯基季铵盐,探讨了改性恢复其柔软功效的可能性,并从理论上分析导致三酯基季铵盐柔软功效较差的原因。对三酯基季铵盐进行乙氧基化
<正>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早就精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膳食养生方法:"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其中的"五谷为养
文章建立了共含33个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指标的评价体系,并首次将PCA-DEA-TOPSIS组合模型应用于高校投入产出效率分析。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通过SPSS17.0软件提取福建省2
科学方法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在进行生物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生物科学方法教育,是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