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批评视野下《野草在歌唱》的异化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ander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当代女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评论界誉为二战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曾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凭借其第一部作品《野草在歌唱》而一举成名。自小说问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运用了不同的视角对文本进行了原型理论、主题研究、人物特色等研究,而本论文是从空间批评理论角度出发来研究文本中的文化现象及人物异化问题的。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是空间批评理论的先行者。在1953年,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社会空间。提出了任何社会空间都是由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以及表征的空间共同生产出来的,相反社会空间也影响着人类的行为举止及个人意识。本论文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来分析《野草在歌唱》,旨在探讨在社会空间中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异化和异化的人际关系,家庭空间中被异化的家庭关系以及心理空间中的自我异化对人物命运的影响。首先,论文从社会空间出发,分析了代表不同的阶级和性别的三个主人公玛丽、迪克和摩西在社会空间中受到的异化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南非白人穷人与白人富人之间存在的冲突,黑人受到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受到的压迫。在这样的社会空间中,白人富人与白人穷人、白人女性和黑人都逐渐被异化,给人的性格带来了扭曲。家庭空间属于社会空间,在父权制社会下家庭空间是女性的主要活动场地。接着,本论文先从女主人公玛丽·特纳的童年时期的家庭空间找出原生家庭中的异化问题,到其少女时期的家庭空间中的异化,最后分析婚后在农场的家庭空间里的异化,揭示了在贯穿一生中的三个家庭空间给玛丽性格及命运带来的影响。最后,在社会空间和家庭空间的双重作用力下,个体的心理空间产生的异化。在三个不同空间带来的异化的影响下,玛丽、迪克和摩西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小说主人公的心理空间轰然倒塌,他们的人生都以悲剧告终。通过空间理论对《野草在歌唱》中异化对个体命运影响的探讨,读者可以看出作者多丽丝·莱辛对空间及其命运关联的思考,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种族歧视的批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空间和谐的重要性也能引发读者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深入思考。
其他文献
在认知语言学中,原型理论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原型是范畴中最典型的成员,具有范畴的中心属性,是人们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但是,根据温格瑞尔和施密德的观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莫在(1996)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一书中将认知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博厄斯语言学,民族语义学以及民族言语学相结合,提出了一
玛雅·安吉洛作为当代最著名美国黑人女作家之一,一直密切关注美国黑人女性在遭受种族、性别和阶级多重压迫之下的生存困境以及身份危机。《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是她七部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对翻译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韩礼德提出一种新的理论方法--系统功能语言学,这是对语言研究的一大贡献。作为一种新建立的语法体系,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
随着跨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和电视剧出现在中国观众的视野里。作为重要文化载体的影视剧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为了使中国观众免受语言障碍的影响更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