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通讯对脑缺血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及分泌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z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缝隙连接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分布特点,并研究Cx43通道蛋白在氧糖剥夺损伤再灌注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利用GFAP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纯度,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x43缝隙连接蛋白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将纯化后的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为含糖EBSS,置于37oC细胞培养箱)、OGD组(培养基为不含糖EBSS,置于缺氧培养箱),氧糖剥夺实验(OGD)1h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0h、3h、6h、12h、24h),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和OGD组Cx43缝隙连接蛋白表达。结果:依据文献方法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显示Cx43通道蛋白呈点状分布在GFAP阳性的胶质细胞边缘,且在两个细胞间连接处表达较多。与正常组相比,OGD干预1h不会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力的改变。Cx43缝隙连接总蛋白和Cx43缝隙连接磷酸化蛋白(P-Cx43)的表达在OGD干预后都有所增加。结论:Cx43在星形胶质细胞胞膜上丰富表达。OGD诱导Cx43缝隙连接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P-Cx43)的表达增加。目的:研究氧糖剥夺再灌注后调控Cx43活性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以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培养基为含糖EBSS)、OGD组(培养基为不含糖EBSS)、CBX组(培养基为不含糖EBSS和广谱缝隙连接通道阻滞剂CBX)和MFA组(培养基为不含糖EBSS和相对特异性Cx43通道阻滞剂MFA),正常组置于37oC细胞培养箱,OGD组、CBX组合MFA组置于缺氧培养箱;应用LDH释放试验检测药物CBX和MFA的毒性作用;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x43通道抑制剂对OGD后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应用BrdU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x43通道抑制剂对OGD后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应用谷氨酸试剂盒检测Cx43通道抑制剂对OGD后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所用浓度的缝隙连接通道阻滞剂CBX和MFA不会引起细胞凋亡和坏死;与正常培养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在单纯OGD再灌注后,其GFAP免疫活性和表达量以及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升高,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较正常组肥大,突起增多,而OGD后加入CBX和MFA后,其GFAP免疫活性和表达量以及BrdU阳性细胞百分率较OGD组下降明显,星形胶质细胞胞体体积和突起也较OGD组下降明显,和正常组接近;OGD诱导的谷氨酸释放在早期可被CBX和MFA所抑制,但再灌24h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星形胶质细胞Cx43缝隙连接通讯的活性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增殖和分泌功能有重要的影响,选择性抑制Cx43通道可明显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是潜在的基于星形胶质细胞的脑缺血治疗的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之一,如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且常是高血压受累的主要器官
目的:运用透射电镜、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测大鼠视神经不全损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轴突线粒体的变化,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计数,检测视网膜内Bcl-2和Bax蛋
脑梗死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死于脑梗死者约为460万,生存的脑梗死患者中约50%~70%遗留有严重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十分复
信托区别于其他类似私法制度的重要特征在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信托受托人破产时的破产隔离功能与信托债权人之外的抵销禁止。一个法律关系被界定为信托或非信托法
学位
背景:角膜上皮细胞的更新来源于角膜上皮干细胞,目前研究显示角膜上皮干细胞主要存在于角膜缘部位,又称角膜缘干细胞。临床上由于严重的化学烧伤、热烧伤、电离辐射、严重炎症